曾國藩曾提出“天道惡貳”,“貳”就是不忠誠,首鼠兩端。他早年目睹那些身居高位而又無所事事的人,曾痛切地發(fā)出這樣的慷慨之言:
我一直以為,無兵不足深慮,無餉不足痛哭,獨舉目今世,求一攘利不先、赴義恐后、忠憤耿耿者,不可立得;有時即使得到,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郁不伸,或遭遇挫折、或離職而去、或抑郁而死。而貪婪庸劣的人,位高而權重,而富貴、而名譽、而老健不死,此其可為浩嘆者也。
咸豐十年七月,郭嵩燾因盛推大學士翁心存,二十三日,曾國藩回信表示“知人甚難”,他說:
往在京師,如祁寯藻、杜受田、賈楨、翁心存諸老(皆為大學士),鄙意均不以為然,惡其不白不黑,不痛不癢,假顢頇為渾厚,冒鄉(xiāng)愿為中庸,一遇真?zhèn)谓粻幹H,輒先倡為游言,導為邪論,以陰排善類,而自居老成持平之列。三四年間,嘗以此風為云仙(郭嵩燾)親家言之,今來示盛推翁公,殆以一薦之惠難忘。去年來示,盛推僧邸,仆與舍九弟曾私慮其不終。人固不易知,知人固不易也。
這種看法與胡林翼極為相同。胡林翼說:
吾輩不必世故太深,天下惟世故深誤國事耳。一部水滸,教壞天下強有力而思不逞之民;一部紅樓夢,教壞天下之堂官、掌印、司官、督撫司道首府及一切紅人,專意揣摩迎合,吃醋搗鬼。今日之廷臣,與凡一切官吏,皆亡國之人與彼處耳。所以愿與彼處,不愿與師友處,何也?好諂佞、好柔媚、惡冷、惡淡、惡方嚴耳。
曾國藩大表贊同,對胡說:
默觀天下大局,萬難挽回,我們所能做的,引用一班正人,培養(yǎng)幾個好官,以為種子。吾輩所慎之又慎者,只在用人二字上,此外竟無可著力處。
因此在曾國藩看來,培養(yǎng)人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一個人的忠誠感和獻身精神。他一直說,現(xiàn)在的天下早已沒有是非,他希望用幾個人的表率作用,讓更多的人向他們學習,以忠誠作為天下倡導。常常把“書生以忠誠相期獎”,“我不知戰(zhàn),但知無走,平生久要,臨難不茍”作為教育人的根本。
他在培養(yǎng)獻身精神方面,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曾國藩做了兩江總督后,清朝給他最高的一個期許,就是讓他在最短時間里把南京城拿下。曾國藩接到署理兩江總督的任命后,立刻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把兩江總督署的大營,同時也是行軍的統(tǒng)帥部搬到了天下最危險的地方 祁門。
在安徽祁門這個地方,湘軍遇到的危險非常大,陳玉成、李秀成等太平天國后期的這些大將,經(jīng)常率幾十萬大軍包圍。曾國藩幾乎被太平天國的小將們抓到。所以,下面的人經(jīng)常提醒他,是不是應該離開這里,不要繼續(xù)在祁門這個最危險的地方駐扎下去?并說統(tǒng)帥應該找到一個更安全的地方。但曾國藩堅決不退。到休寧時,有的人還提出更有說服力的理由:休寧不是你死的地方,兩江都是總督轄境,何者為退?何者為進?曾國藩笑著回答說:前兩江總督何桂清離開常州時,身邊的人可能也是這樣說的。
原來,兩江總督署在常州,面對太平天國即將大兵壓境,何桂清請求駐到蘇州籌餉,實際是逃離,因此將行時,常州紳民塞道請留,何的隨從開槍向挽留的人射擊,打死十余人,才得以脫身。至蘇州時,巡撫徐有壬拒絕打開城門,何桂清只好逃到上海。隨即蘇州也被太平軍攻陷,徐有壬死,遺疏再次彈劾何桂清當了逃兵。但因英法聯(lián)軍進犯京師,咸豐皇帝逃往熱河,何桂清的案子遷延兩年沒有結果。王有齡及江蘇巡撫薛煥都是他原來的屬吏,迭次上疏為何乞恩,清廷不許。言官也數(shù)次劾奏,直到同治元年,才將何逮捕下獄,判擬斬監(jiān)候。大學士祁寯藻等十七人上疏論救,尚書李棠階力爭,讞乃定。何桂清援引司道請他的稟牘作為洗脫自己無罪的辯辭,清廷將事情交曾國藩察奏。曾國藩上疏說:“疆吏以城守為大節(jié),不宜以僚屬一言為進止。大臣以心跡定罪,不必以公稟有無為權衡?!碑斈甓?,將何桂清棄市。
曾國藩講出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