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你是無意的,不意味著你沒有傷害我”
——不稱職的父母
孩子有自己基本的、不可剝奪的權利——要吃飯、穿衣、住房、受保護。但是除了這些物質上的權利以外,他們還有權得到情感上的撫育,有權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尊重,有權受到有利于培養(yǎng)自尊心的對待。
孩子也有權要求父母以適當限制自身行為的方式對自己進行引導,有權犯錯誤,有權在不受肉體和感情虐待的前提下受到約束。
最后,孩子也有權成為孩子。他們有權在貪玩調皮、隨心所欲、不負責任中度過自己的童年。自然,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愛孩子的家長會讓他們承擔一些責任和家庭義務,以促進他們的成熟,但這決不應該以犧牲童年為代價。
我們如何學會做人
孩子像海綿一樣吸收任何語言的和非語言的信息——不加分辨地吸收。他們傾聽父母的言談,觀察父母的舉止,模仿父母的行為。因為在家庭以外幾乎找不到參照模式,所以在家庭內所了解的有關自身和他人的事情便成了深深銘刻在心的普遍真理。在孩子形成自身個性的過程中——尤其是在形成性別感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形成的榜樣起著中心作用。盡管在過去的20年間,父母的角色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變化,但以前你的父母所應當承擔的義務依然適用于今天的父母:
1。 他們必須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
2。 他們必須保護孩子,使其免受身體上的傷害。
3。 他們必須滿足孩子對于愛、關心和溫情的需求。
4。 他們必須保護孩子,使其免受情感上的傷害。
5。 他們必須為孩子提供道德和倫理方面的指導。
顯然,在這張單子上還可以加上好多項,但是這五條要求構成了稱職地履行父母義務的基礎。我們將會讀到,中毒父母所做的很少會超出第一條。在多數情況下,他們自己現在(或者曾經)在情感的穩(wěn)定和精神健康方面受到了很大傷害,不僅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在很多情況下反倒指望和要求孩子來關心父母的需求。
當父母將家長的責任強加到孩子身上時,家庭各成員的角色關系就變得模糊、扭曲、倒置了。一個被迫成為自身父母的,或者甚至成為自己父母的父母的孩子就失去了趕超、學習和仰望的對象。在情感發(fā)展的這一關鍵階段,失去了父母的角色形成的榜樣,孩子的個性身份便會在令人迷惘而充滿敵意的海洋上隨波逐流。
34歲的萊斯是一家體育用品商店的店主,因為沉迷于工作的毛病來找我。沉迷于工作不能自拔使他的處境十分悲慘。
我的婚姻完蛋了,因為除了工作以外我根本不會干別的。我要么不在家,要么就在家里工作。妻子厭倦了同一個機器人生活在一起,便離我而去。眼下同樣的事正發(fā)生在我的新戀人身上,這讓我煩透了,的確煩透了,但我就是不知道該怎么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