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諸子,道、儒兩家所見獨到。這兩家本是同源,后來才分離的。《史記》載孔子受業(yè)于徵藏史,已可見孔子學說的淵源。老子道德的根本主張,是“上德不德”,就是無道德可見,才可謂之為真道德。孔子的道德主張,也和這種差不多。就是孟子所謂“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也和老子主張一樣的。道儒兩家的政治主張,略有異同:道家范圍大,對于一切破除凈盡;儒家范圍狹小,對于現(xiàn)行制度尚是虛予委蛇;也可以說是“其殊在量,非在質也”。老子為久遠計,并且他沒有一些名利觀念,所以敢放膽說出;孔子急急要想做官,竟是“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如何敢放膽說話呢!
儒家之學,在《韓非子·顯學篇》說是“儒分為八”,有所謂顏氏之儒。顏回是孔子極得意門生,曾承孔子許多贊美,當然有特別造就。但孟子和茍子是儒家,記載顏子的話很少,并且很淺薄。莊子載孔子和顏回的談論卻很多??梢婎伿系膶W問,儒家沒曾傳,反傳于道家了。莊子有極贊孔子處,也有極誹謗孔子處。對于顏回,只有贊無議,可見莊子對于顏回是極佩服的。莊子所以連孔子要加抨擊,也因戰(zhàn)國時學者托于孔子的很多,不如把孔子也駁斥,免得他們借孔子作護符。照這樣看來,道家傳于孔子為儒家;孔子傳顏回,再傳至莊子,又人道家了。至韓退之以莊子為子夏門人,因此說莊子也是儒家。這是“率爾之論,未嘗訂入錄”。他因為莊子曾稱田子方,遂謂子方是莊子的先生。那么,《讓王篇》也曾舉曾原、則陽、無鬼、庚桑諸子,也都列名在篇目,都可算做莊子的先生嗎?
孟子,《史記》說他是“受業(yè)子思之門”。宋人說子思是出于曾子之門,這是臆測之詞,古無此說?!吨杏埂分须m曾引曾子的話,也不能斷定子思是出于曾子的。至謂《大學》是曾子所作,也是宋人杜撰,不可信的。子思在《中庸》所主張,確含神道設教的意味,頗近宗教;孟子卻一些也沒有?!盾髯印し鞘悠穼τ谧铀?、孟子均有誹議,說他們是信仰五行的。孟子信五行之說,今已無證據(jù)可考,或者外篇已失,內篇原是沒有這種論調的。子思在《禮記》中確已講過五行的話。
茍子的學問,究源出何人,古無定論。他嘗稱仲尼、子弓。子弓是誰,我們無從考出。有人說:子弓就是子張。子張在孔子門人中不算卓異的人才,如何會是他呢?今人考出子弓就是仲弓,這也有理。仲弓的學問,也為孔子所贊許,造就當有可觀。鄭康成《六藝論》,說仲弓是編輯《論語》的。而《茍子》一書,體裁也是仿效《論語》的,《論語》以《學而》始,以《堯日》終;《荀子》也以《勸學》始,以《堯問》終;其中豈非有蛛絲馬跡可尋嗎?萄子和孟子雖是都稱儒家,而兩人學問的來源大不同。荀子是精于制度典章之學,所以“隆禮儀而殺《詩》、《書》”,他書中的《王制》、《禮論》、《樂論》等篇,可推獨步。孟子通古今,長于《詩》、《書》,而于《禮》甚疏;他講王政,講來講去,只有“五畝之宅,樹之以桑;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百畝之田,勿奪其時”等話,簡陋不堪,那能及茍子的博大!但孟子講《詩》書,的確好極,他的小學也很精,他所說“庠者養(yǎng)也,洚水者洪水也,畜君者好君也”等等,真可冠絕當代!由他們兩人根本學問的不同,所以產(chǎn)生“性善”、“性惡”兩大反對的主張。在茍子主禮儀,禮儀多由人為的,因此說人性本惡,經(jīng)了人為,乃走上善的路。在孟子是主《詩》、《書》,《詩》是陶淑性情的,《書》是養(yǎng)成才氣的,感情和才氣都白天然,所以認定人性本善的。兩家的高下,原難以判定。韓退之以大醇小疵定之,可謂鄙陋之見。實在漢代治儒家之學,沒有能及荀、孟兩家了。
告子,莊子說他是兼學儒、墨,孟子和他有辯駁,墨子也排斥他的“仁內義外”的主張。墨孟去近百年,告子如何能并見?或者當時學問是世代相傳的。告子的“生之為性,無善無不善”的主張,看起來比荀、孟都高一著。茍、孟是以所學定其主張,告子是超乎所學而出主張的。告子口才不及孟子,因此被孟子立刻駁倒。其實,孟子把“犬之性猶牛之J眭,牛之性猶人之性與”一語難告子,告子也何妨說“生之為性,犬之生猶牛之生,牛之生猶人之生”呢?考“性”亦可訓作“生”,古人所謂“毀不滅性”的“性”字,就是“生”的意義。并且我們也常說“性命”一語呢!
道家的莊子以時代論,比荀子早些,和孟子同時,終沒曾見過一面。莊子是宋人,宋和梁接近,莊子和惠子往來?;葑佑譃榱合啵献釉诹侯H久,本有會面的機會,但孟子本性不歡喜和人家往來,彼此學問又不同,就不會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