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四(4)

沉思錄(中英雙語典藏版) 作者:(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4·46

牢牢記住赫拉克利特的話吧:土死了變成水,水死了變成氣,氣死了變成火,如此往復(fù),循環(huán)不已。也想想他還提到有人忘記了腳下的路通向何方,說“他們連與自己關(guān)系最密切的方向都辨不清”——那便是支配宇宙的理性;而且,我們不應(yīng)該“做事說話像睡著了的人一樣”,因為甚至在睡夢中我們也會說話做事;我們也不應(yīng)該像被管教慣了的孩子,任由父母說什么便是什么。

4·47

如果神明告訴你,“你明天就要死了,最遲拖不過后天”,明天還是后天死,你恐怕不會太在意,除非你實在是一個懦弱之極的人,因為這有什么差別呢!同樣,你是再活很多年,還是明天就死,這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4·48

好好想想吧:多少醫(yī)生曾在病人的床前頻頻皺眉,盡力妙手回春,最后自己卻不治而亡;多少占星家預(yù)告了別人的死期,最后自己卻突然暴斃;多少哲學(xué)家曾經(jīng)口若懸河地討論死亡和不朽,最后自己卻默默地死去了;有多少英雄曾經(jīng)屠殺了成千上萬人,最后也和這些人一樣來到陰間;有多少暴君,仿佛自己永遠(yuǎn)長生不死,驕縱殘暴,濫殺無辜,最后還不是被死亡攫去了生命;又有多少城市,比如赫利斯城()①、龐培城②()、赫庫蘭尼姆城③()以及其他不計其數(shù)的城市,怎么說呢,如今也被完全毀滅了。再想想眼前,你所認(rèn)識的那些人,一個接著一個,短短的時間內(nèi)已經(jīng)死了多少?這個人為別人送葬,自己倒下死了,埋葬了他的人不久也被埋到土里。總之,牢牢記住吧:人生是何等短促,何等卑微:昨天像是一灘黏液,明天也不過是一具木乃伊、一堆灰塵。所以,在這短暫的有生之年,讓自己過得合乎自然吧,怡然地走向人生的終點,就像一枚熟透之后即將墜地的橄欖,感激承托它的大地,感激生養(yǎng)它的枝干④。()

4·49

要像那岸邊的礁石,任憑海浪不斷地向它擊打,也巍然不動,直到暴怒的海浪變得馴服。“我多么不幸啊,這樣的事情落到我頭上!”相反,要這樣對自己說:“我是多么幸運啊,雖然發(fā)生了這樣的事,但我仍舊泰然自若,既沒有被現(xiàn)在壓垮,也不為將來感到恐懼?!边@樣的事情誰都可能遇到,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承受這種打擊。所以為什么要把它當(dāng)作不幸,而不是幸運呢?難道你會把那些并沒有違逆人的本性的事情也當(dāng)作不幸嗎?如果一件事并沒有違背人的意志,難道你會說它偏離了人的本性嗎?那么,你是知道什么是人的意志的。這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能阻止你去做一個正直、高尚、克制、審慎、有判斷力、不耍陰謀詭計、自尊自愛、自由的人嗎?減損你身上合乎本性的一切品德嗎?因此,在任何時候覺得自己遭受了不幸,請記住這一原則:這并非不幸,我的勇敢承擔(dān)使它變成了幸運。

4·50

要學(xué)會蔑視死亡,有一個較為平實卻仍不失有用的辦法,那就是想想那些到死也牢牢抓住生命的人。比起早亡的人,難道他們多得了什么嗎?無論如何,他們最終還不是要躺在地底下,卡迪斯亞盧斯、費比厄斯、朱利安努斯、萊比德斯這樣的人()①,曾經(jīng)給多少人送葬,最后也不是要人送葬;總之,生死之間不過一線之隔,熬到了盡頭又如何?那要經(jīng)歷多少煩憂苦惱,見識多少人情冷暖,拖著老邁的身體艱難地走過來!所以,不要把壽命看得太重。你身后的時間是一個無底洞,你前面的時間呢,也看不到盡頭;在這種無限的時間當(dāng)中,哪怕只活三天,和活了三代又有什么差別呢?

4·51

總是走直路;這種最短的道路是合乎自然的,在這條路上我們的言行也最為穩(wěn)妥。走這條路,我們就可以免除一切的煩憂爭斗,遠(yuǎn)離一切的造作矯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