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麻織品的識別

穿著打扮不丟人 作者:蔣林海


“布”在古代并不指棉織品,而是指麻織品,是由麻紡織而成。引申指棉織品是在我國開始種植棉花以后。今天的“布”范圍很廣,包括以化學纖維等為原料的紡織品。

在古代,絲織的帛一般為士大夫之流所用,而老百姓只能穿麻織品,這也是古代老百姓被稱為“布衣”的來源。由此可見,麻在古代服裝面料中的重要性。

1.麻織品的特性

真麻織品是指以苧麻(亞麻)纖維為原料織成的織品。苧麻纖維強度大、韌性好、有光澤,對水分的吸收和散發(fā)較好,所以麻織品具有耐磨抗拉、染色自然、久洗不縮、吸汗散熱、耐腐蝕的特點。外觀上,真麻織品風格獨特,有的布面細潔光亮,平整挺括、淡雅清爽,有的布面帶有自然的小疙瘩,粗獷豪放,手感粗硬、柔軟性較差。麻織品表面容易起毛,易出褶皺,點燃纖維時,會發(fā)出燒草木的氣味。

2.麻織品的分類

隨著“綠色環(huán)保”的深入,人們對穿著越來越追求舒適健康,外在質(zhì)感和內(nèi)在保健功能的合二為一成為服飾消費中的新潮流。在這股新潮流中,有著“綠色產(chǎn)品”桂冠和天然保健功能的麻類紡織品受到時裝界的追捧。總體來說,如今的麻織物開始借鑒各類織物的紋樣和風格,擺脫了傳統(tǒng)的單一面貌,麻織品不再是純麻織品,而是與其他織物交織而成。

服裝市場上,常見的麻織品一般是棉麻混紡,一般采用55%麻與45%棉或麻、棉各50%的比例進行混紡。外觀上既保持了麻織物獨特的粗獷挺括的風格,又具有棉織物柔軟的特性,改善了麻織物不夠細膩、易起毛的缺點。棉麻織物,質(zhì)地堅牢爽滑,手感比純麻布柔軟、輕薄,適合制作夏季服裝。

除了少數(shù)的真麻織品外,還有數(shù)量頗多的假麻織品混跡于服裝市場中。假麻織品指用人造纖維、合成纖維與麻纖維混合的紡織品,或者是仿麻織品?;瘜W纖維抗皺性好、吸濕性差,故織品不易起折痕,洗后不用熨燙。穿著時比較悶氣,易產(chǎn)生靜電和吸附臟物塵埃??椘吠庥^與純麻織品很難分辨,花樣圖案往往比純麻織品豐富艷麗,手感也更為細軟,即使是疙瘩布滿織品也無粗硬的感覺。點燃纖維時,有其他氣味。

3.麻織品的洗滌和保養(yǎng)

麻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另外還有果膠質(zhì)、脂肪、木質(zhì)素等。它的化學成分與棉纖維基本相同,所以麻纖維具有一些與棉纖維相似的性質(zhì),如怕酸、不怕堿、吸濕性良好等。在洗滌和熨燙時可以依照棉織物的要求進行。需要注意的是,麻纖維的彈性較差,是天然纖維中彈性最差的品種,洗滌后必須上漿熨燙才能保持挺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