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
心情是可以選擇的
生氣是可以選擇的,
快樂也是如此。
一個人對待事情的態(tài)度,
決定了他的狀態(tài)。
而一個人的狀態(tài)也反映出了他的境界與心胸。
你的選擇不僅僅影響了心情,
更影響了自己的未來。
每一件令你生氣的事情背后,
都可能隱藏著寶貴的機(jī)會。
假使你被怒氣蒙蔽了雙眼,
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每個人都想得到快樂,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偏偏怒氣與煩惱仿佛總是圍繞在自己身邊,動不動就跑出來折騰你一番,讓你的好心情一下子飛得老遠(yuǎn)。
有的人陷在這種負(fù)面情緒中,好久都不能擺脫。其實(shí),生氣是一種選擇,你選了它,它就會來到你身邊,與你糾纏不清,而若你不選擇它,它就會離你遠(yuǎn)遠(yuǎn)的,怎么也近不了你的身。
穆罕默德和阿里巴巴是好朋友。有一次,阿里巴巴打了穆罕默德一耳光。穆罕默德十分氣憤,于是來到沙灘上,在沙灘上寫下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阿里巴巴打了穆罕默德一巴掌?!?/p>
又有一次,穆罕默德快要跌落山崖。所幸在這時,阿里巴巴及時地拉了他一把。穆罕默德十分感激,于是在石頭上刻下深深的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阿里巴巴救了穆罕默德一命?!?/p>
見此情景,阿里巴巴十分不解。穆罕默德便告訴他:“我把你我之間的不快與誤會寫在沙灘上,是希望它在海水漲潮的時候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我把彼此之間的快樂和友誼刻在石頭上,是希望它能和石頭一樣不朽?!?/p>
把好的事情刻在石頭上銘記于心,把不好的事情寫在沙灘上,讓浪一打就消失無蹤,這就是聰明的選擇法。穆罕默德選擇了快樂,于是快樂便縈繞在他周圍。而有些人卻總覺得自己很倒霉,很不幸,整天郁郁寡歡,那么快樂也就與他無緣。
你之所以容易陷入生氣的情緒中,大致有三點(diǎn)原因:
1.有分別心
什么是分別心?好與壞、大與小、胖與瘦、高與矮、生與死……這些就是分別心。
你喜歡一個人,便看他這里也好,那里也好,而若不喜歡一個人,怎么看他都不順眼,就算他身上有再多的優(yōu)點(diǎn),也會被你看成缺點(diǎn)。這就是分別心。
有了分別心,你的快樂就變少了??吹侥阆矚g的就快樂,看到不喜歡的就生氣。然而,你不可能總是碰上喜歡的人和事,當(dāng)你碰上那些看著礙眼的東西時,就會生起氣來。
人為什么會有分別心呢?這是人的認(rèn)知決定的。每個人對世間萬物都有不同的認(rèn)知和觀點(diǎn),這導(dǎo)致其心境不同。心境會映射到外在世界,聚焦在某一形態(tài)上。此時,就會出現(xiàn)某種對立,分別心就產(chǎn)生了。
史上著名的盤山和尚,就有一個關(guān)于分別心的故事。有一天,盤山和尚經(jīng)過一個豬肉攤,看到了這樣一幕:一個顧客對賣肉的屠夫說:“請給我切一斤最上等的肉!”
誰知屠夫一聽,“啪”的一聲扔下割肉刀,雙手叉腰,氣勢洶洶地問:“那老兄你說說,哪個地方的肉不是上等的?”
聽到屠夫的話,盤山和尚頓時開悟了。
佛家很重視沒有分別心,不會因?yàn)橐粋€碗是用金子做的就格外喜愛,而若是粗土燒制的就嫌棄。兩者沒有分別,都是用來盛飯的。若你這樣看,就不會因?yàn)橛昧舜滞翢频耐攵豢臁?/p>
在生活中,你常會碰見類似的情況,你選擇有分別或是沒分別,就是在選擇生氣或快樂。
2.不能安于當(dāng)下
有句俗語叫做“既來之,則安之”。若心不能安,就不會快樂。
有個人買下了一幢別墅。在這幢別墅中他最喜歡的就是院里的一個大花園,每天都要親自打理,在里面種上漂亮的鮮花。
美中不足的是,在花園里總長著一些馬鞍藤。這是一種野草,很難根除。他想了很多辦法,可就是除不干凈。為了這件事,他十分苦惱,就去向?qū)I(yè)的園丁請教。
然而,他在用了園丁教的方法以后,還是不能把馬鞍藤根除。為了這件事,他每天愁眉不展。原本令他引以為傲的花園,卻變得令他頭疼不已。
有一天,他實(shí)在忍受不了了,就寫了一封信給園丁,說如果再搞不定這些野草自己就要發(fā)瘋了。
園丁給他回了一封信說:“如果你真的覺得無能為力,那么最好試著去愛這些馬鞍藤?!?/p>
人生中有許多東西都像這馬鞍藤一樣,總讓你耿耿于懷,卻難以根除。你是成天氣得暴跳如雷,還是學(xué)著接受?你的選擇決定你的心情。
既然事情已然如此,快樂也要接受,不快樂也要接受,那為何不選擇前者呢?
3.把自己看得太高
有個明星去走穴演出,主辦方盡量給她創(chuàng)造最好的條件,可是她依舊很不滿意,嫌這不好,嫌那不夠排場,但由于簽了合同,也不好甩手就走,就一直氣呼呼地彩排,一連幾天都抱怨不停。
有時候我們之所以不開心,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重。當(dāng)別人的態(tài)度稍微冷漠一點(diǎn),或事情稍有不順利時,就會很生氣。
這種情況在一些名人或是成功人士身上尤為明顯,習(xí)慣了眾星捧月的感覺,絲毫受不了被冷落。但一個內(nèi)心富有,心境豁達(dá)的智者,就很少會有或根本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有一天,日本著名的松下工廠正在大掃除。創(chuàng)始人松下先生去工廠巡查,他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現(xiàn)象:在那么多工人中,竟然沒有一個人去主動打掃廁所。于是松下立刻挽起袖子,拿起清潔工具,親自打掃廁所。
工人們看到這一幕都呆住了,不但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好,還被總裁的精神感動了。從那以后,松下公司的每一項(xiàng)工作,再也沒有人忽視了,大家都主動自覺地把事情干好。
如果換了是其他的高層領(lǐng)導(dǎo)者,看到廁所沒人打掃,肯定會生氣地訓(xùn)斥下屬,或是指手畫腳地派人來做,而松下并沒有這樣做,掃廁所嘛,沒有什么大不了,既然大家都忽略了它,那就自己動手親力親為。
這樣做的好處有幾點(diǎn),一是讓員工感受到了上下一心的團(tuán)結(jié)力;二是以身作則,為員工樹立榜樣;三則是讓自己的心情保持愉悅,不會因?yàn)樯矸莸韧庠跅l件而左右你的快樂。
生氣是可以選擇的,快樂也是如此。一個人對待事情的態(tài)度,決定了他的狀態(tài)。而一個人的狀態(tài)也反映出了他的境界與心胸。聰明的你,會作出怎樣的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