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和工作中,誰都難免有不開心的時候,每當此時,大家往往希望能發(fā)生什么事情,讓自己開心起來??扇绻麤]什么事發(fā)生,難道就只能任由郁悶侵襲嗎?
當然不行??鞓肥怯尚陌l(fā)出的,而心是由自己掌控的。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做自己的情緒轉向器。
沒有人能夠永遠在你身邊幫助你,所以你首先要學會的就是自悟自度。
什么是自悟自度呢?
阿難是佛陀的侍者,經(jīng)常跟隨在佛陀的身邊。他是聽佛法聽得最多的。我們很多的經(jīng)書上一開頭就講“如是我聞”,就是以阿難的口氣說的。
當佛祖去世以后,佛陀的大弟子迦葉尊者決定將眾弟子組織起來,編寫佛陀的文集。但是大家說,盡管阿難聽聞佛法最多,但他并沒有悟道,因此他沒有資格參加這次結集活動。
阿難既難過又著急,他希望自己能夠參加,于是去求迦葉尊者。迦葉尊者對他說:“明天我們把門關上,如果你能從鑰匙孔里鉆進來,我們就允許你參加?!?/p>
人怎么能從鑰匙孔里鉆進去呢?
整整一個晚上,阿難翻來覆去地想,非常痛苦。突然間,他開悟了。第二天,他毫不猶豫地直接走進了會場。他不是從鑰匙孔里進去的,但是所有人都接受了他。因為從他的舉止中,大家知道他已經(jīng)悟道了。
他自己就是那把打開鎖的鑰匙。
這就是自悟。
六祖在黃梅得道后,五祖送他過九江。那時還沒有九江大橋,要過江得劃小船過去。
當時五祖看到六祖還是個小孩子,擔心他不能將船劃過江去。
于是五祖就說:
“孩子啊,我劃船送你過去吧!”
這時六祖怎么說呢?
他說:
“迷時師度,悟時自度。沒有悟道之前,由師父你來度我。但是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悟了,當然是我自己度自己。所以不用師父劃船了?!?/p>
這就是自度。
自悟自度就是要逼出自己的潛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把悲傷變成歡樂,把憂郁變成喜悅。
這種轉變力是一種心靈的力量,不是天生就具備的,更多的人需要通過后天來有意識地訓練。
要完成這個訓練并不容易,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點滴的努力。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笨鬃诱f:“我十五歲時,便立定志向于學習之上;三十歲時,能立身處世;四十歲時,可以免于迷惑;五十歲時,已經(jīng)能夠領悟天命;六十歲時,就可以順從天命;七十歲時,終于能做到隨心所欲而行,且所為都能合于規(guī)矩的境界了?!?/p>
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就是舉止的自若,心態(tài)的淡然,無論遇到什么事情,好或壞,悲或喜,都能夠泰然處之。
孔子尚要到七十歲才能夠達到如此境界,那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更要下一番苦功了。不過不要害怕,這也不是什么難如登天的事,只要你從小事開始,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就能夠慢慢地有所收益。下面就教大家?guī)讉€簡單的小方法,在你情緒不佳的時候可以試一試。
1.先處理問題再生氣
有時候心情不好是因為發(fā)生了一些意外事件,打亂了你整個計劃,使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因而產生煩躁不安的情緒。你可以試著先去處理問題,而不是急于發(fā)泄負面情緒。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問題可以盡快解決,二是處理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冷靜的過程,等一切搞定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遠沒有剛才那樣生氣了。
2.將好心情延長五分鐘
如果你是一個愛生氣的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立刻就會發(fā)火。你就應該有意識地告訴自己:晚五分鐘生氣。
當怒火到來之時,你應該按捺住心頭火。這種“拖延戰(zhàn)術”可以使你稍微冷靜下來,怒火不那么旺了。如果你能做到每次生氣都比上次晚五分鐘,長此以往,你就會變得平和很多。
3.在壞情緒沒來之前停下
一般來說,會讓你生氣、抑郁的事情會有個范圍,你很清楚自己會在什么情況下產生不好的情緒。因此,若你發(fā)覺這種情況將要產生時,馬上換個環(huán)境,走開一下,或者用不同的方法處理,不讓那種情形發(fā)生,就可以避免壞情緒的產生,保持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