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誠實引領(lǐng)孩子成長的道路
孟子的母親仉氏,歷來被人們稱為啟蒙教育的楷模。孟母也確實是一位教子有方的賢母。兩千多年來,在民間流傳下來不少膾炙人口的孟母教子的故事?!皻㈦嗖黄圩印北闶瞧渲幸粋€:有一天,孟子的鄰居家磨刀霍霍,正準備殺一頭大肥豬。小孟軻見了非常好奇地跑回家去問母親:“鄰居磨刀干什么?”孟母告訴他說:“那是鄰居家準備殺豬?!泵陷V接著又問:“他們殺豬干什么呀?”孟母笑了笑隨口說道:“他們殺豬給你吃呀。”孟母說完這句話立刻就后悔了。心想:人家鄰居本來并不是為了自己的孩子殺的豬,我為什么要欺騙孩子呢?我這樣說不是在教他撒謊嗎?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孟母真的去鄰居家買了一些豬肉回來給兒子吃了。
在歷史典籍當中還記載著一個與孟母教子故事相似的故事,它的主人公是另外一位大思想家曾子:曾子的妻子要到市鎮(zhèn)上去,小兒子哭著也要去。妻子哄著他說:“孩子,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把豬殺了煮肉給你吃。”妻子從市鎮(zhèn)上回來,曾子拿起刀要去殺豬,妻子攔住他說:“我只是哄騙孩子不哭罷了,你怎么真的要去殺豬?”曾子嚴肅地說:“不能欺騙孩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你今天欺騙他,明天他會欺騙你,后天還會欺騙別人,這是惡性循環(huán),后果不堪設(shè)想?!闭f完就去把豬宰了。
其實,無論是孟母還是曾子,殺豬取信,遵守諾言,看重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品德。因為他們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孩子面前,父母的話一定要算數(shù),千萬不可食言。食言會失掉父母的威信,更嚴重的是會在孩子心靈深處播下不守信譽的“霉種”。
名門家訓析要:誠信,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tǒng)美德。這種美德的核心是真誠。誠則實,不會弄虛作假、吹牛奉承;誠則信,不會出爾反爾、撒謊騙人;誠則順,為人真誠辦事則順利。中國從古代便流傳下來一個“狼來了”的寓言故事,它告誡人們:一個不誠實愛騙人的人,最后會失去援救而被狼所吃。失去誠信,在交際上會失去朋友,在生意場上會失去顧客,做學問弄虛作假會一無所獲。只有誠信才是人生的通行證。中華民族素有誠實守信的傳統(tǒng)美德,自古以來,我們的先人就把誠實守信作為人最起碼應有的品德。父母長輩們從來都把誠實、不說謊話看成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質(zhì),并作為對子女上的人生第一課。
如何教育孩子做誠實的人呢?這一問題值得我們家長們共同去探討。“因為做人最要緊的是誠實,一個人不誠實,人家就不相信你,失信于人,就不會有威信,也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了?!边@是我國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從小對孩子的諄諄教導。今天,誠實依然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shè)實施綱要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那么“誠實”的含義是什么呢?誠實就是不撒謊、不虛偽、講信用、守諾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實事求是、說到做到。
誠實是一個人不可或缺的品德——這不但是東方人的傳統(tǒng),也是西方人的看法。曾在科學上有過重大貢獻的美國政治家、科學家富蘭克林曾說過:“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睔W洲還有一句人人皆知的諺語:“誠實是人生之樹的土壤?!痹诿绹羞@樣一個盡人皆知的故事:美國前總統(tǒng)華盛頓少年時相當頑皮,有一次竟揮動斧子砍倒了父親一棵心愛的櫻桃樹,父親發(fā)現(xiàn)后大發(fā)雷霆。華盛頓主動承認了錯誤,父親不但沒有責打他,反而高興地說:“我寧愿損失一百棵櫻桃樹,也不愿意你說一句假話!”看來,錯誤可以原諒,撒謊不能寬恕,這是天下所有父親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