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期雜志上有篇文章叫《從睜開眼到見到神》,用輕松調侃的方式為人生從1到100歲的每一年各擬一句話。其實這種玩法的開創(chuàng)者是一本英文書《This Book Will Change Your Life》,作者是兩位年過三十的在倫敦從事廣告創(chuàng)意的人——Ben Carey和Henrik Delehag。以下這篇中國版,是雜志編輯想象了一個普通中國人可能碰到的情況,改寫了一套,刊登于《第一財經周刊》上。
人的一生,預備——開始:
0歲 我來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
1歲 我就是不講話,不讓大人們輕易知道我在想什么,哼哼。
2歲 發(fā)表第一篇論文《論走路》:還是手腳并用更穩(wěn)當一些。
3歲 認識了許多新朋友。女生(男生)?她(他)和我不一樣。
4歲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拂綠水,紅掌撥清波。”——我的苦難人生就這樣開始了。
5歲 我討厭每個人都過來摸我一下表示喜歡,我討厭回答“幾歲了”這個問題。
6歲 上學,我很忙。
7歲 老師說的為什么和爸爸媽媽說的不一樣?一定是爸爸媽媽錯了。
8歲 我應該有些自己的奢侈品,原來的那些太土了。
9歲 第一次逃課。
10歲 隔壁班上的那個女孩(男孩)為什么還沒有經過我的窗前?
11歲 “去字靈”真是個好東西,但學會模仿爸爸的簽字好像更重要。
12歲 升初中,真的從現(xiàn)在開始就能決定我一生的走向嗎?那要不要列一個清晰版的人生計劃?
13歲 每天都在發(fā)育。女生在媽媽的陪伴下買了第一個Bra,男生突然開始自己洗內褲。
14歲 ^%^$##%$@#$*&(*()&%^&^% ……??!其實不過是拉拉手而已。
15歲 小學里最要好的朋友,有的已經失去了聯(lián)系。
16歲 成為有“身份”的人。男生偷偷用了父親的刮胡刀。
17歲 人生里“第一次”最密集的一年。
18歲 成年。有投票權,啊,還有高考……它的重要性和決定性是過了好多年才發(fā)現(xiàn)的,雖然當時已經被這重要性壓得喘不過氣來了。
19歲 新世界展開了,我可以無法無天了。被叫“叔叔”或者“阿姨”。
20歲 重新思考一下人生,可以給過來人講自己的傳奇故事了。
21歲 無所事事的一年,也是最容易被忽略和忘記的一年?;蛘?,這一年就該被浪費掉?
22歲 我賺錢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23歲 一個人住在北京或上海,還不錯哦。很多東西不像自己想象的那個樣子。
24歲 對本命年充滿忌憚,隨時準備倒更大的霉。
25歲 懶得跳槽了,有什么區(qū)別呢?
26歲 學會了用“呵呵”來表達自己不一樣的看法。
27歲 啊,那些運動員的年齡居然比我還?。?/p>
28歲 遠大前程,終于找到了得心應手的感覺。
29歲 父母幫忙付首付,自己付按揭的第一套房。第一次婚姻。該為家族負責的事,在這一年似乎都應該搞定才行。
30歲 曾經可怕的年齡,也就這么著來了。
31歲 事業(yè)不錯,生活也不錯,但讓人不舒服的是,富豪榜上也有比自己年輕的人了。
32歲 計劃開始繁殖。
33歲 抓住青春的尾巴。
34歲 發(fā)現(xiàn)有些事情不是自己通過努力就能做到的。
35歲 突然想起來,多年以前那個35歲退休的理想不可能實現(xiàn)了。
36歲 理解了為什么媽媽當年會覺得你是如此天賦異稟,因為你也如此看自己的孩子。
37歲 撓撓七年之癢。
38歲 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
39歲 奔四,但已經不恐慌了。
40歲 四十不惑。就是說,任何事情都要自己解決了,你沒有資格也不好意思再去請教別人了。
41歲 看孩子寫作業(yè),這些題怎么還是那么討厭!
42歲 畢業(yè)20年聚會,男生最大的能耐是把自己的肚子搞大。
43歲 孩子問題好像是遇到的問題中最棘手也最沒把握的。
44歲 去健身房的目的不是為了肌肉或者減肥,而考慮更多的是自己的心肺功能問題了。
45歲 中年危機,找到心跳的感覺。
46歲 事業(yè)有成,覺得自己還是很幸運的。
47歲 孩子的個頭超過自己。
48歲 發(fā)現(xiàn)眼睛居然不近視了。
49歲 琢磨了一年如何與孩子溝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