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貍的報復方式傳說還有更厲害的,那就是它會放火。這更讓人膽戰(zhàn)心驚而又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只要你看見了火狐,你就不由得會相信。我就看見過一次。那次我和一群孩子在村邊的破祠堂邊放鵝,突然從祠堂里竄出一只渾身著火的狐貍,眼看著它在地上不停地打滾,火被滾滅后它便一溜煙地竄進了一個樹洞,留下一股難聞的焦味,半天才散去。我們走過去一看,地上的茅草被燒焦了好大一片哩……
后來我在一本書上看到,狐貍能放火的本領(lǐng)竟是真的。狐貍的小便中含有一種磷,每次小便會多少沾一些在腿間的皮毛上。狐貍對事物具有本能的記憶,如果它在某個地方被人追擊,它下次經(jīng)過這里時會本能地回想起來,于是快速逃離,這樣它腿間的皮毛就會快速摩擦,如果此時它腿間皮毛上沾著的磷正好又積累到了一定的量,就會起火,而狐貍的皮毛又十分易燃,一旦起火,狐貍就很易成為“火狐”,它只有就地滾滅身上的火才不會被燒死,而它打滾的附近如果有易燃物,狐貍自然就成了縱火犯。因此,狐貍不但狡猾,而且簡直是十分危險。
狐貍對人構(gòu)成最大危險是因為它那張與眾不同的毛皮,同時它也正因為長著這樣一張毛皮,便注定了自己悲劇的命運。不是有一句“再狡猾的狐貍也逃不過獵人的手心”的俗話嗎?可是獵人捕殺狐貍的最直接原因想來并不是在于它叼雞的習性、狡猾的品性,甚至也不在于它對人構(gòu)成危險,而只是為了得到狐貍的那張毛皮,好用它做成一件件高檔的時裝,給有資格穿它的高貴者以溫暖和美麗。
我小時候常常看到田野里走動著專門捕殺狐貍的獵人。他們背著一只網(wǎng)兜,兜里裝著夾狐貍的夾子。每天傍晚,用一把隨身帶著的小鐵鍬在田坎下挖出一個個洞,放進一塊肉,再裝好夾子——如此為狐貍設(shè)下一個個陷阱——第二天早上便可收獲一只只被夾得或已死去或半死不活的狐貍。他們剝下狐貍的皮,把肉就地扔掉。他們似乎從來不怕狐貍的報復,他們在我們的眼中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比狐貍還要神秘。
據(jù)說,如今老家的狐貍幾乎已絕跡,想來這也在情理之中,因為連我自己的皮夾克上竟也縫著一條狐裘領(lǐng)子。嗚呼,狐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