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挖出后,為了保鮮,要“打參包子”—— 即揭一塊新鮮的苔蘚鋪好,再放上一些原來的土,把棒槌裹住,包上樹皮(一般是樺樹皮),用樹皮腰子捆好。?蘚柔軟、潮濕、不易干燥,用來包裹棒槌最好。
以五品葉為首的成批棒槌叫‘片’,以六品葉為首的成批棒槌叫‘堆’,如果發(fā)現(xiàn)了成片成堆的棒槌,在打完“參包子”之后,不能抬屁股就走。必須給后來的隊伍留下有用的信息,這叫“砍兆頭”。先在棒槌附近紅松樹上用刀、斧距地面一索撥棍高的位置面向棒槌方向削去一塊樹皮,在光滑的樹干左側(cè)按隊伍人數(shù)刻橫杠,右側(cè)按抬出棒槌的品數(shù)刻橫杠。然后給兆頭“洗臉”,洗臉是為了保護兆頭幾十年后也能看清,用火燒去兆頭四周的松油。這種循環(huán)往復、互幫互助的行為極大地幫助了放山人,有經(jīng)驗的隊?往往能在許多年前的老兆頭前找到棒槌。
放山人講究平等互助友善。放山挖到棒槌,賣的錢幫伙成員不分老幼一律平分。抬棒槌時遇到別的幫伙,就要見面有份兒。如果兩幫都是單人,那就見面分一半兒。幫伙之間不爭山場,講究先來后到。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有人在這座山了,就趕緊轉(zhuǎn)移到另外的山場。搭的埨子下山時不許拆,要留給別人用。臨走還要留下油、鹽、糧食和火石,以備救助他人。
放山的主食是小米。這也是幾百年來積累的經(jīng)驗:小米耐潮,扛餓,好做易熟,如果天潮生不起火,餓急眼了生吃也能勉強消化,可解燃眉之急。不咸神山上有數(shù)不的白樺樹,小米一般用樺樹皮包好吊起來,掛在埨子上,不能放在地上,以免潮濕。
除了小米之外,必須帶的食品還有鹽和熟豆油。山里潮氣重,又有山風,用火石打火比較困難。除了做飯之外根本沒有熬豆油的機會,吃飯的時候基本就是拿筷子蘸一下油腥潤潤喉嚨,絕大多數(shù)正餐都是小米加咸菜;除了在吃的方面十分困難之外,在行路方面也是危機四伏。放山人沒有任何工具指引方向,完全靠經(jīng)驗行事,迷路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這就需要依靠把頭的個人能力,依靠團隊的集體努力來擺脫不幸,如果被困住了下不了山,就叫做被“麻達鬼”迷住了,特別容易?軍覆沒。通常辨別方向的方法是依靠進山前的標識物,或依靠太陽和北斗星定方向。較為實用的方法還有四種:一是看樹冠,樹葉繁茂的一面通常是西南方向;二是看樹干上的苔蘚,生長苔蘚的一面一般是北面(陰面);三是看水流方向,順水走向低處,就是下山方向;四是聽烏鴉叫,有烏鴉叫的地方一般都有人家。在這種生存、生活都極為惡劣的環(huán)境下,能堅定人們意志的,除了抬出大棒槌換來錢糧之外,剩下的恐怕只有山民對神靈和行規(guī)的敬畏和依賴了。所以放山人在語言上有特多的講究,比如,凡事只許說“拿”,不許說“放”。吃飯叫“拿飯”,回“埨子?睡覺叫“拿房子”,休息叫“拿火”(抽煙),做飯叫“端鍋”,挖參叫“抬參”,這些長期形成的語言習慣都是出自對神靈的敬畏和對生命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