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態(tài)清雅氣自華(2)

態(tài)度 作者:王寧


大氣磅礴,雄健渾厚,這是濁氣升騰時濃烈的沖擊;清新淡雅,寧靜散遠,這是清氣蕩漾時舒緩的喘息。

還是更愛清雅些,或許是女子與生俱來的水性吧。

中國人講究清高,清者,高也。

鐘愛的清,悠然雅興還在其次,天真童趣往往更令人陶醉。當然,這就不能不提齊白石老先生。說來慚愧,看齊畫,尤愛齊詩,這可能多少讓大師們覺得業(yè)余。

拈來點點,春意盎然。齊白石先生的《雨耕圖》詩為:“逢人恥聽說荊關(guān),宗派夸能卻汗顏。自有心胸甲天下,老父看慣桂林山。”,還有題《不倒翁》詩為:“烏紗白衫儼然官,不倒原來泥半團。將汝忽然來打破,通身何處有心肝?!倍嗝歹r明的形象,多么美妙的意境,能寫下如此詩文的人,該有著怎樣熱愛生活忠于生活的魂魄?齊先生出身貧寒,少年輟學(xué),放牛做工,通過刻苦的修為和天資,成就了一代大師。

他一直稱自己為木工、木人,始終如一的深入民間農(nóng)宅作坊,絲毫沒有附庸風雅的閑情,沒有繁冗浮夸的尷尬,難怪畢加索學(xué)中國畫,只把齊白石先生的臨摹了二十冊!希望得到真?zhèn)鞯呢M止是畫,是心態(tài)才對!

經(jīng)常會聽藝術(shù)理論家把中國國畫中的山水花鳥比作是自然主義和理想主義的結(jié)合。要我說,無非是真性情罷了。

奔涌的人流再洶涌,也別掠去了骨子里的那點兒真東西--對生命的尊重,對記憶的迷戀,對自然的歌頌。

從小就看父親唱著民歌,畫我家門前的葫蘆架,池塘里的蓮蓬,溝渠里的泥鰍,總覺得不是畫出來的,是唱出來的。

長大了,看他畫的太行山,群山峻嶺,流水秋風,卻也只喜歡在山間放羊的孩童,路邊戲水的女伴,他們唱著山歌從畫里飄出來,和著父親的童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