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不僅僅是過去,傳統(tǒng)在當下慢慢形成。
耶魯現任校長萊文上任后,積極推行全球化戰(zhàn)略。本文一開始提到的約瑟夫???怂鼓贻p的時候是一個投資銀行家,曾經在曼哈頓的黃金地段買下一幢豪宅。等到面臨退休之年,他與妻子商量,把豪宅賣了,加上一部分積蓄,共計1000萬美金,全部捐給母校耶魯大學,設立了??怂够?,邀請世界最重要國家的學者來耶魯進行訪問學習。除了??怂够鹜?,耶魯大學還設立了一大批獎學金和各種各樣的交流項目,邀請世界各國的學生、學者來耶魯訪問。
除此之外,耶魯還鼓勵學生走出美國,到世界各地學習、實習和考察。耶魯校方聲稱,耶魯要保證至少有一半的學生在就讀期間有海外學習、考察的機會。耶魯提供給學生海外學習的獎學金也十分豐厚,一個本科生在暑假三個月內可以申請到3000美金左右的獎學金。
查理是筆者在耶魯的好朋友,這個來自南卡羅萊納的小伙子因為每年冬天家鄉(xiāng)太溫暖、看不到雪,所以想選擇一個北面的學校,最終選定了耶魯。在耶魯就讀期間,又迷上了法國文學和法國文化,在大三期間得到學校的資助,去巴黎學習了一個學期?!拔疫@輩子恐怕要和法國結緣了”,查理這樣跟我說。果然,畢業(yè)以后,他選擇了去法國教英文?!拔蚁矚g法國的生活節(jié)奏,浪漫、悠閑,不像美國,競爭太激烈了”,查理吐了吐舌頭,如是說。
耶魯的學生也很多樣化。2007年畢業(yè)的耶魯本科生中,有15%左右的學生來自國外。2007年進校的耶魯本科生來自于50個州和42個國家,其中有39%的人來自于少數族裔,刷新了耶魯學生來源多樣化的紀錄。在2007年5月舉辦的耶魯大學世界文化節(jié)中,有幾十個國家的留學生展示了自己國家的文化。在耶魯,能夠感受到全球化的氣息,這種氣息正在耶魯的校園中播種、萌芽、開花,成為三百年耶魯的另一個優(yōu)良傳統(tǒng)。
我一直以為耶魯最美妙的時刻是晌午。每到晌午,耶魯的標志性建筑哈克尼斯鐘樓(HarknessTower)就會叮叮當當地響起美妙的音樂。耶魯學院專門有一個敲鐘隊,由20多個本科生組成,大家輪流每天敲鐘。鐘聲是一首首美妙動聽的音樂,這也是耶魯的一項傳統(tǒng)。伴隨著鐘聲的,是耶魯人匆匆的腳步。耶魯大學的排課很有意思,12點、1點都會排課,學生來不及在食堂吃飯,就背著書包,手里拿著三明治,健步在古老的校園里。陽光、紅墻、綠樹、鐘聲、腳步、飯香,色、香、味、聲,似乎構成了一部耶魯的電影,象征著三百年耶魯的傳統(tǒng),流淌在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血液里,古老而彌新。
一代一代的耶魯人終究要老去,留下的是耶魯的傳統(tǒng)。什么是傳統(tǒng)?傳統(tǒng)就是一代一代的人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慢慢積累起來的一種生活方式。
學術自由的傳統(tǒng)使得耶魯能夠抵御來自政治和商業(yè)的壓力與誘惑,能為維護學術起碼的尊嚴和價值而不斷努力。
人文教育是耶魯培養(yǎng)領袖的原則和要求。耶魯校方一直認為,作為常春藤名校,耶魯只有高舉人文主義的大旗,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領袖意識和全局觀念。人文教育培養(yǎng)的是對社會有責任感、心智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