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嶺:耶魯大學東亞研究專業(yè)中文項目負責人,耶魯社區(qū)中文學校校長。1994年至今教了14年中文,見證了美國中文教學的發(fā)展。早年,他在中國通過瘋狂背誦靈格風英語時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六年英語本科、碩士的專業(yè)訓練,讓他對外語學習有了進一步的體會。來美國以后在康奈爾大學攻讀英美文學博士,后加盟耶魯改行教中文。他把自己學習英語的成功經(jīng)驗運用在中文教學中,讓耶魯?shù)闹形捻椖客伙w猛進,耶魯學生也從中受益,水平明顯超越在哈佛等美國其他名校學習中文的同輩。
曹:中國媒體一直在宣傳美國的“中文熱”,報道全世界有上千萬人在學中文。你對美國的中文教學最了解,你覺得到底有多熱?
牟:具體的數(shù)據(jù)我還真不知道,但我去中國開會的時候外辦說有3000萬美國人在學中文,我表示懷疑和吃驚。但確實能感覺到中文在美國熱起來了。我們耶魯中文項目原來只有五六位老師,現(xiàn)在發(fā)展到15位,而且還要擴張。在耶魯,第一外語是西班牙語,有800多學生,法語第二,中文第三,但馬上要超過法語了。
曹:美國的媒體報道說已經(jīng)有27個州的大中小學開始學習中文,全美2400個高中將考慮教授中文。美國希望2015年有5%的高中生學中文,你對這個趨勢怎么看?
牟:我知道的開中文專業(yè)的大學都是比較好的大學,但規(guī)模不算很大。學中文的中小學都在一些比較大的州,像加州比較多,其他地方主要是私立學校。公立學校要開中文課很難找到老師,因為必須要有美國教師執(zhí)照的人才能在公立學校教書,美國現(xiàn)在還缺兩三千名中文老師。
曹:看來中文老師的需求量還是挺大的。美國的中文老師主要通過哪些渠道尋找?中國媒體報道美國的“中文熱”,似乎讓人覺得對外漢語的工作很吃香,中國人來美國教中文容易嗎?
牟:美國的中文老師既有從中國引進的,也有在本地培養(yǎng)的。從中國來的老師,主要是國家外辦搞的志愿者項目。他們在美國都要瘋了,待在美國的鄉(xiāng)下,住在美國人家里,除了上課,和外面溝通太少,錢也很少。很多人覺得來美國的機會很好,可以練習英語,但我覺得強烈的思鄉(xiāng)情緒會使他們更想和人說中文。上次開會在這里碰到一個教中文的志愿者,激動地纏著我說話,不停地說中文。
曹:(大笑)可這是很光榮的事??!在中國,這個項目很熱門,而且競爭激烈,只有那些中英文都很好的人才能搶到。我爸有個同事今年被選中來美國,周圍的人都很羨慕他。你覺得其他中國人來美國教中文機會多嗎?
牟:是很光榮,一個月還行,一年太長,太折磨人了。熱門是因為大家想來美國體驗一下。其他來美國教中文的機會不多,必須有美國學校的邀請才有可能來。美國有些大學從他們和中國合作搞的中文培訓項目中挑選特別好的老師,來美國教一年。但對于在美國的中國人來說,如果自己學的專業(yè)不好找工作,教中文也是條路?,F(xiàn)在美國的情況是,凡是能在中國做的工作都不景氣,比如制藥、電腦和一些其他制造業(yè),但像醫(yī)生、老師這類工作還是很好找的。
曹:耶魯?shù)闹形捻椖渴怯弥痰?,他們都是在耶魯?shù)闹袊魧W生,這個需求大嗎?這份助教的工作能為他們帶來多大經(jīng)濟上的幫助?
牟:只有耶魯用助教,其他大學中文系都用不起。需求不是很大,機會主要給予那些沒有獎學金的中國學生。每星期10個小時,主要是跟學生說說中文,每個學期付5000美金,解決生活費是沒問題的。
曹:耶魯現(xiàn)在學中文的群體大概是怎樣的?他們學中文的目的是什么?
牟:以前70%的是華裔,現(xiàn)在70%的是非華裔。學生學中文的目的和美國國家重視中文的目的不一樣,都是出于個人的考慮。比如可以跟中國做生意,中國現(xiàn)在的市場太大了,會中文在美國好找工作。我一個朋友的老公,法學院的,一畢業(yè)就有三個offer,這三個offer都與中文有關。他深切感受到會中文的優(yōu)勢。華裔學中文有尋根的目的在里面,學好中文可以去中國讀書,看看爺爺奶奶待過的地方。那些學生作文里經(jīng)常寫很后悔小時候爸媽逼自己學中文的時候沒好好學,他們很想跟爺爺奶奶聊天。
曹:你覺得這些學中文的亞裔孩子怎么看自己的身份?
牟:他們是美國人,但他們也意識到自己是和白人不一樣的美國人。黃皮膚、黑頭發(fā),你英文講得再地道,和白人還是不一樣,白人也不會把你看成是與他們一樣的美國人,所以有很多在美國的中國孩子小的時候都希望自己是黃頭發(fā)。他們只有靠努力學習和取得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來滿足自尊。
曹:你覺得美國學生學習中文最大的困難是什么?耶魯中文專業(yè)的學生畢業(yè)以后可以達到什么樣的水平?
牟:耶魯華裔和非華裔是混在一起上中文課的,華裔學生平時沉默不語,考起試來行云流水??偟膩碚f,他們學中文最大的困難還是口語。我始終強調(diào)口語先行,帶動其他三項技能,學英語也是這樣。耶魯?shù)闹形捻椖烤褪侵袊墓餐庹Z,每年300個學中文的學生里只有一兩個把中文作為專業(yè)來學。這些中文專業(yè)的學生與其他學生一樣,得學習其他專業(yè)課。他們和其他學生的區(qū)別,就是多選了三年級的中文課。一般在耶魯學過中文的學生畢業(yè)后,中文對話的能力都還可以,認漢字也不錯,打字也沒問題。我們的中文教學強度很大,周一到周五每天都上。我的教學方法建立在自己成功學習英語的經(jīng)驗上,對他們來說很有效。
曹:你覺得耶魯?shù)拿绹巳绱擞行У貙W中文,對中國人學習英語有什么啟發(fā)?
牟:中國人花了太多時間學習英語,但還不是很有成效。其實初中和高中的時候最關鍵,花一兩年時間集中學,只要思路對,英語是可以過關的。對任何外語教學來說,口語都應該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四種技能同時進步,口語領先。我們上課不講語法,耶魯編了中文語法資料,要求學生回家看,我們采用先動式教學,集體預習。這個一定要和考試結(jié)合起來,學生來學新課文之前都預習過,生詞自己都學習過,所以一上來就考試,考一些和課文有關的事實性的問題。這些小考占總分的5%。上課的時候用幻燈片很快地把課文過一遍,一般我只給課文的骨架,把句型要點講清楚,然后黑掉屏幕,讓學生當場復述。再加上一些互動的練習,學生上完課就能把課文背下來。學語言背誦太重要了,記憶力是可以訓練的,越練越強,耶魯?shù)膶W生學習的時候被折磨得很痛苦,但學完以后回過頭來看,很有成就感,很感激老師。
曹:關于背誦對學習外語的重要性我深有同感。我學了十年英語,在新東方教了四年英語,能體會你教中文的方法多么有效。我也可以想象,那些“可憐”的耶魯學生在你的課堂里有多緊張。學語言興趣很重要,但興趣不一定能轉(zhuǎn)化為持久的動力。因為人的惰性很強,所以“逼和被逼”在學語言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耶魯學中文的孩子很幸運,有你這樣的老師把他們“逼”得死去活來。新東方的環(huán)境比較特殊,學生更像是顧客,沒有人有膽量把顧客逼得死去活來。我只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希望他們能自己把自己逼上學習英語的背誦之路,這也是成功之路。
新東方一直強調(diào)語言的力量,語言確實可以改變我們周圍的世界。我在執(zhí)教的這些年里深刻地體會到人們渴望學習外語走出國門的愿望。中國人學英語的路走得很長,也很艱辛。被英語折磨了幾十年的中國人,聽到美國的“中文熱”無疑是興奮的。當年新東方托福課堂上刁難美國人的“漢語托福”考題曾經(jīng)讓多少學生感到莫名的安慰:“有一天,我們讓美國人用毛筆答題,在龜殼上刻甲骨文,論活雷鋒與活蜜蜂的區(qū)別……”笑過以后,更多的還是期待,期待有一天有更多人了解中國的語言和文化。對牟老師的采訪,讓我們對美國的中文熱有了理性的認識,也讓更多想從事中文教學的人受到啟發(fā)。任何外語都有相通之處,耶魯大學中文項目的成功和美國學生學習中文的經(jīng)驗,很值得我們借鑒。
黃皮膚、黑頭發(fā),你英文講得再地道,和白人還是不一樣,白人也不會把你看成是與他們一樣的美國人,所以有很多在美國的中國孩子小的時候都希望自己是黃頭發(fā)。他們只有靠努力學習和取得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來滿足自尊。
學語言興趣很重要,但興趣不一定能轉(zhuǎn)化為持久的動力。因為人的惰性很強,所以“逼和被逼”在學語言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