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節(jié):楚越聯(lián)盟(4)

越王勾踐 作者:楊小白


“自武王伐紂、成王定鼎,進為中原共主,至犬戎顛覆西周,歷時三百四十余載。此期間,周室建立了宗法禮教之泱泱大國;建立了井田制度,督使國民力役務農;掃除了原先氏族為基礎的散漫混亂軍事組織,建立了以周室為榮之軍事組織,實可謂上古以來最開明的政體。此時的周室,中樞堅強,紀綱整飭,所封一千二百余諸侯國,無一不奉命惟謹,此中原盛治之際也。

“然而,周室延至幽王繼位,‘三川竭,岐山崩’,黎民百姓顛沛流離,周幽王又聽信讒言,政事頹廢,寵褒姒而廢申后及太子宜臼,周室從此不寧。太子宜臼逃至申國后,引狼入室,聯(lián)合犬戎進攻幽王,大掠王都鎬京,殺幽王于驪山腳下,西周從此結束?!?/p>

“幽王既死,宜臼在犬戎犯京中即位。平王為避犬戎騷擾將帝都從鎬京東遷到洛邑,希冀重振王威,終然因有殺父之嫌,不少諸侯內心不服,從此不聽號令,周室共主之威失去,遂導致今春秋諸侯爭霸之局勢?!?/p>

季菀所言宜臼即周平王,她短短一席話,囊括周王朝從強盛到衰落數(shù)百年歷史,一個纖弱女子能表述得如此精辟透徹、頭頭是道。越王父子暗暗吃驚。

季菀話剛落音,文種站了起來,接著道:“自平王東遷洛邑之年起,至周釐王三年齊恒公稱霸迄今,三百余年來,中原一片混亂,諸侯以齊、晉、秦為首,互相殘殺,自相兼并。而此三國仗各占中原北東西之一角,據(jù)山河之險,占地利之便,為爭霸而紛擾不休,中原殆無一片寧土。彼已將祖宗開國時周公所創(chuàng)‘禮治’一概遺忘。始想春秋初期尚存諸侯國一百六十余國之多,迄今僅剩十余國,可見內亂之烈是何等之激烈!

“蓋中原既以人心散失,形勢岌岌可危,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楚先世鬻熊乃周文王之師,其子孫自當效祖先匡扶周室,入主中原,故自成王封楚以來,傳至楚莊王時,入侵中原,耀兵王畿問九鼎大小輕重,真煊赫不可一世??v觀楚與中原抗衡,歷時一百五十余年,不料晉派遣楚之叛臣巫臣至吳國,教吳以車戰(zhàn)步戰(zhàn)之法,結成晉吳聯(lián)盟以對付楚,使楚入主中原之勢受挫,如今吳又啟用孫武、伍員、伯豁,先是擊楚軍于柏舉,繼而攻入楚之郢都,令楚元氣大傷,若無盟國出手相援,莫說圖霸中原恐復國亦無望矣!”

文種是個明智的人,大勢已去,他知道此時對楚國的局勢毋須隱瞞,因此,采用了直言不諱的方法,其目的當然是顯而易見的。

范蠡待文種言畢,長身起立,雙手一拱道:“范某雖是楚人,在楚無意仕途,喜周游列國,廣交朋友,此次隨好友子禽(文種字)護公主來此,實是激于義憤,布衣之士,今以一介平民之身份在此說上幾句。”

允常笑道:“先生不要自謙,有何高見,說出來聽聽,寡人洗耳恭聽!”

范蠡道:“在王綱失墜,諸侯紛爭之際,賢智之士守一隅之地并非上策,依范某之見,唯有稱霸中原,復興中樞,敬服王命,奉揚天子,方能綏服列國一匡天下?!?/p>

勾踐默默聽來,至此一雙鷹目異彩大放,沉聲道:“勾踐頓首請教,如何能如先生所說?望請教我?!?/p>

范蠡一笑道:“依范某之見,此次吳攻破楚都,縱然楚日后有望復國,其銳氣必已大減,無望再有入主中原,而代之而起的必是吳國。闔閭雖英武善戰(zhàn),卻不能持高遠之節(jié),乃志短慮淺之人,不足以謀大事矣。彼雖人才濟濟,可惜君臣俱驕奢淫逸,此次入楚已見一斑,將功敗垂成矣!吳越雖說同風共俗,越卻遵守盟約,從未侵犯過鄰邦。國君開明,朝綱整飭,諸侯胸懷美德,百姓懂得各自守分,目下國力雖不及吳國,但只要楚越結盟,同抗強吳,霸業(yè)創(chuàng)立,非越莫屬!”

勾踐長嘆一聲道:“范先生有所不知,越國臨海而居,地廣人稀??v有逐鹿中原,匡扶周室之志,惜無賢臣輔佐,亦是枉然?!?/p>

季菀淺淺一笑道:“文、范二位先生已長留越國,輔佐大王了?!?/p>

允常頷首笑道:“是啊,孤已拜文種、范蠡兩位先生為上大夫。這半月來孤依兩位先生計策,佯裝有病,其實是麻痹石買而已。”

勾踐聞言,大出意料。

“今晚各位所述,真乃金石之論,踐兒,孤能得二位賢臣輔佐,實越國之幸。也是王兒你之大幸也?!痹食O驳煤喜粩n嘴。而此時的季菀悄悄向勾踐瞥了一眼,見父子倆因得到文種、范蠡喜不自禁,不由暗自說:楚越結盟,從此牽制吳國的便是越國,自己奉母命來越的使命總算沒有辱沒。但自己的歸宿又在何處呢……

楚越結盟,一拍即合,其實都有自己切身關聯(lián)。是夜,越王召見楚人畢,做父親的便不厭其煩地諄諄教導勾踐,以便兒子盡快了解局勢,擔起治國重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