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杜魯門[哈里?杜魯門(1884—1972):民主黨人,第33任總統(tǒng)(1945—195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第一位美國總統(tǒng)。他在任內(nèi)推行“公平施政 ,是“冷戰(zhàn)”的始作俑者。]
1946年5月11日于美國福德姆大學[福德姆大學:紐約市著名老牌私立學府之一,1841年成立,學生逾萬人,曾培養(yǎng)出許多名人。]
原子能時代的教育
無知連同我們對人類同胞的歧視偏見、排斥異己以及懷疑猜忌,滋生了專制獨裁,釀成了無數(shù)戰(zhàn)禍。文明無法在核戰(zhàn)爭中喘息生存,除了支離破碎的一片狼藉,世界將一無所留。人類對文明寬容的希望、憧憬將毀于一旦,而我們對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時代的希望也將落空——我明白,那個時代能夠利用原子能為人類造福,而不會導致人類的毀滅消亡。
因此,從長遠來看,我們必須訴諸于教育,通過教育來消滅、根除那引發(fā)駭人戰(zhàn)爭的無知。聰明智慧的人絕不會因為自己與他人的宗教信仰不同、風俗語言有別、民族出身或膚色相異而仇視他人。喚醒對世界和平至關(guān)重要的、國家之間的深刻理解,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教育的重任。
智慧的美國人認識到,不應(yīng)僅僅因為一個人不屬于美國國民,就不對他關(guān)心、愛護。我們認識到這種想法中孕育著獨裁和暴政的種子。過去悲慘的經(jīng)歷和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獨裁和暴政是如此冷酷無情、殘忍暴虐,它們不會只在美國國土之外徘徊游蕩,卻輕易地放過我們的人民。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和原子彈帶來的慘痛教訓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想要無憂無慮地生活、工作下去,我們就必須和全體人類同胞一起工作和生活。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那些缺乏經(jīng)濟希望、被剝奪受教育權(quán)利的人,往往都會轉(zhuǎn)向?qū)V篇毑谩N覀円裁靼?,在一個教師可以自由地傳道授業(yè)的國度里,在一個青年男女能夠自由學習的國度里,存在著一道反對專制獨裁的堅強穩(wěn)固的壁壘。
這也是羅斯??偨y(tǒng)的遺愿。他在一篇逝世前完成、但從未公開過的講話中說道:
“我們面前擺著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如果我們想要使文明得以延續(xù)、發(fā)揚光大,就必須發(fā)展人類社會學,以使全體人類,不分種族地都能在同一個世界上和平相處、和睦地生活、工作?!?/p>
在美國民眾和世界人民明白羅斯??偨y(tǒng)提出的“人類社會學”之前,原子彈仍將是一種可怕駭人的武器,威脅著全體人類的生命,并有可能導致我們所有人的毀滅消失。
盡管有種種的可能性,但是至少還有一種防御原子彈的力量。這種防御力量在于世界人民對人類社會學的理解和掌握,是一種由寬容、理解,智慧和關(guān)懷所構(gòu)成的力量。
當我們明白這一切后,我們就可以證明廣島并不是世界文明的墳?zāi)梗?945年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投擲了原子彈,稍后,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而是開啟了一個更加輝煌燦爛的美好世界之門。
這一重任就落在了教育的肩上?,F(xiàn)在在學校就讀的老兵,以及他們?nèi)蘸笕W校接受教育的子女,都有權(quán)期盼他們所接受的教育能夠完成這一任務(wù)。但這一任務(wù)的完成并非輕而易舉,而是困難重重,充滿了艱辛和挑戰(zhàn),布滿了荊棘和阻礙。這一任務(wù)將前所未有的重任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肩上。要完成這一嶄新的、迫在眉睫的任務(wù),必須要有新的靈感、新的意義和新的力量,一句話,必須要振興教育。
我相信教育會迎接這個挑戰(zhàn),要使我們的文明得以延續(xù),教育就必須迎接這一挑戰(zhàn),而我們的所有教育資源都必須以這一目標為導向。道路艱難險阻,但回報豐厚巨大。
我對這所德高望重的高等學府充滿了信心,我相信這所學府,會通過其建立在基督教教義原則上的教育制度,在我們面臨的偉大事業(yè)中充分發(fā)揮巨大的作用。為了上帝的榮耀[“上帝的榮耀”為基督教用語。],為了造福人類,我們能夠、而且必須將原子時代變?yōu)橐粋€和平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