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語
我很丑,我也不溫柔,全都是缺鈣鬧的!
缺鈣我就煩躁,煩躁起來就只有哭,哭起來就沒完沒了。白天哭,夜里也哭,不是我不省心,我睡不踏實啊,莫明其妙就驚醒。你以為是我脾氣怪?看看我這圈頭發(fā)就知道了,我總是在出汗,腦袋一直濕漉漉的,能舒服嗎?我手又不能撓,只有來回擺腦袋,摩擦著枕頭,好歹止個癢。你看看,我后腦勺一圈都禿了,我煩,我能溫柔嗎?
你說我一歲還沒出牙,你說我一歲還站不穩(wěn),你說我總是感冒,總是拉肚子,吃藥、打針、輸液,你說我真是夠折騰。我有什么辦法呢,都是缺鈣鬧的!
釋義
寶寶缺鈣主要是由于體內維生素D不足,使得體內鈣磷代謝紊亂,產生骨骼發(fā)育障礙和神經精神反應異常,長期缺鈣對寶寶智力發(fā)育也有一定影響。
中國營養(yǎng)學會編制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中的數據顯示,0~6個月的寶寶,每日所需攝鈣量為300毫克,6~12個月的寶寶,每日所需為400毫克。由于寶寶生長極快,除了從母乳(或其他食物)中攝取一部分鈣以及曬太陽自身合成一部分外,還有大約一半需要人工補充。所以,一般寶寶從出生半個月起就要開始補鈣,服用魚肝油。
盡管每個寶寶都要補鈣,但補多少,怎樣補,卻要因人而異。
首先要看寶寶是否缺鈣,是預防性還是治療性補鈣。
在民間和網上,有許多判斷寶寶是否缺鈣的經驗之談,譬如夜間盜汗、煩躁、夜啼、枕禿(后腦勺處有一圈頭發(fā)被磨光)、抽搐、駝背、雞胸、方腦袋、羅圈腿(或X形腿)、出牙晚、生長遲緩、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智力發(fā)育低下等,這些主要是依據缺鈣影響寶寶的生長發(fā)育(尤其是骨骼的發(fā)育),在身體和精神上出現的一些癥狀來判斷的。
這些方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一定準確。寶寶的發(fā)育是一個綜合的復雜的過程,同一種癥狀,有可能是不同的病因造成的,如果僅僅憑著似是而非的判斷就給寶寶盲目補鈣,特別是長時間大劑量地補鈣,有可能造成便秘,甚至干擾其他微量元素如鋅、鐵、鎂等的吸收和利用,還可能導致腎結石。
真正缺鈣的寶寶很少,很多寶寶真正缺的應該是維生素D。維生素D的作用是讓鈣被腸道充分吸收,同時保證體內的鈣不會從尿里流失。所以補鈣的同時要補充維生素D,但如果補充的量太多,又會導致維生素D中毒,引起各器官和血管鈣化等表現。
正確的做法是,如果懷疑自己的寶寶缺鈣,應該到正規(guī)醫(yī)院找醫(yī)生檢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科學補鈣。
另外,補鈣要從父母開始。為了給寶寶一個好身體,媽媽在妊娠期和哺乳期都需要補鈣,要多曬太陽,多吃富含鈣質的食品,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鈣劑。
支招
市場上的兒童補鈣產品眾多,有藥品也有保健品,有的家長認為保健品不是藥,性質更溫和、安全,可以隨意服用。其實,保健品不標注不良反應,并不意味著它沒有不良反應,不說出來反而更危險。保健品的生產廠商比較亂,宣傳上有些也不規(guī)范,良莠不齊,難于選擇。藥品則不然,藥品的生產需要經過國家藥監(jiān)局批準,必須通過藥理學、毒理學和臨床試驗才能投放市場。藥品的說明也比較規(guī)范,都標明了適應癥及不良反應,如能選擇針對寶寶相應年齡段的鈣劑,遵醫(yī)囑服用比較安全。
市場上有些鈣片帶有水果味,顏色鮮艷,寶寶喜歡吃。這些鈣片中多含有人工色素和香精,對寶寶的生長發(fā)育并沒有什么好處。寶寶如果誤把它當成糖果,還容易過量食用,危害身體。
一些媽媽喜歡將鈣與鋅混服,這樣不好。因為鈣會降低鋅的吸收,補鋅的目的就沒有達到。正確做法是將兩種制品分開服用,譬如早晚服用鈣劑,中午則吃鋅劑,兩者間隔至少3小時以上。一些媽媽將鈣劑與糖水、食物或奶等混合在一起服用,這也不好,會降低鈣的吸收。
魚、奶、蛋、豆制品、蝦皮、紫菜、骨湯、木耳、芝麻等,都是含鈣豐富的食物,可做成細泥給寶寶吃。
食物中的草酸會影響鈣的吸收。有很多蔬菜都含有大量草酸,故最好在飯前2小時或飯后3~4小時服用鈣制品。
豆制品含鈣量豐富,但吃法上有講究。豆?jié){需要煮開才能飲用。豆腐以及其他豆制品均不宜與菠菜一起烹制。綠色蔬菜應先焯一下,除去草酸,再和豆腐一起炒。
寶寶補鈣的同時要多喝水,做適當的運動,這樣能增加胃腸蠕動,減少便秘。
多曬太陽是最經濟、最有效的補鈣良方,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使寶寶皮膚合成內源性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從寶寶滿月開始,最好經常帶他去戶外活動,時間可由最初的幾分鐘逐漸延長到兩小時。夏季盡可能暴露皮膚,同時注意保護寶寶頭部和眼睛,避免陽光直射,最好戴上太陽帽或者在嬰兒車里放一把傘,曬前可涂些兒童防曬霜;冬季外出要注意保暖。天氣不好時可以在陽臺上隔著紗窗曬太陽,但不要隔著玻璃曬,因為玻璃、煙塵、衣服都能阻擋紫外線穿過,不能有效合成維生素D。曬太陽后要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