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講,研究哲學,有問題的、時代的、宗派的三種方法,各有長處,各有短處。問題的研究法固然好,但本講演用來不方便,所以先在前論最末一章,專講儒家哲學之重要問題,以為補充。時代的研究法,固然亦有短處,但用之講演,最為相宜。所以本論各章,壘用這個方法。惟如不先提綱挈領,不能得一個大意,現(xiàn)在要講二千五百年儒學變遷概略,就是想使諸君先得一個大意。這個題目,講來很長,打算分作兩章。上章從孔子起,到唐代止,下章從北宋起,到現(xiàn)在止。
儒家道術從何時起?孔子以前有無儒學?
此類問題留到本論再講?,F(xiàn)在要簡單說明的,就是凡一學派,都不是偶然發(fā)生,雖以孔子之圣,亦不能前無所承。不過儒家道術至孔子集其大成,所以講懦學從孔子講起,未嘗不可。
孔子學說全部如何,亦留到本論再講。我們所應當知道的,就是儒家道術,孔子集其大成,以后二千多年。都由孔子分出。在一方面,因為孔子的話,辭句簡單,而含義豐富,所以后來研究孔子學說的人,可以生出種種解釋;同為儒家,下面又分出許多學派。在他一方面,因為孔子的主張,平庸中正,有許多認為不滿意的人創(chuàng)為反動學派;既有反動學派發(fā)生,孔子弟子及后學受其影響,對于本派學說,或加修正,或全變相。所以從孔子起,分兩大麥,有因辭句簡單而解釋不同的,有因受旁的影響而改換面目,不可不加注意。
先講儒家以外的學派,孔子之后,新出的重要學派,可分為二:一、墨家,二、道家,皆起于孔子死后數十年乃至百年。墨家出于孔后,自是不成問題。道家向來認為出在孔前,或與孔子同時。依我看來,都不大對?!独献印肺迩а?,歷來認為孔予以前的作品,我一向很懷疑,時間愈長,愈認確實。不是本問題所關,暫不細講,但因要說明重要學派的順序,幣妨略講幾句。
孔子學說,最主要者為“仁”。仁之一字,孔子以前,無人道及,《詩》及《尚書》
二十八篇,皆不曾提到,以仁為人生觀的中心,這是孔子最大發(fā)明,孔子所以偉大,亦壘在此。《老子》書中,講仁的地方就很多,“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這全為孔予而發(fā),假使孔子不先講仁,老予亦用不著破他了。此外壓倒仁字的地方還很多,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大道廢有仁義”,“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等語,可知老子之作實在孔子的“仁”
字盛行以后。不惟如此,義之一字,孔子所不講,孔子只講智、仁、勇。仁義對舉,是孟子的發(fā)明。而《老子》書中,講仁義的地方亦很多,可知不惟不在孔子之前,還許在孟子以后。孟子辟異端,他書皆引,未引《老子》一句,其故可想而知。這種地方,離開事跡的考據,專從文字下手,雖覺甚空,然仍不失為有力的佐證。此外,尚賢,是墨子所主張的,《墨子》有《尚賢》篇,而老子有“不尚賢使民不爭”一語。天道鬼神,是墨子所信仰的,墨子有《天志》篇、《明鬼》篇,而老子有“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一語。旁的不問,專從思想系統(tǒng)入手,《老子》一書,似在孔予以后,墨子以后,甚至于孟子以后啊。從前說九流各家,道家最古,儒家次之,其說非是。應當以儒家為最古,道家亦儒家盛行后一種反動,為儒家之對敵的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