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精神生活(3)

格調:社會等級與生活品味 作者:(美)保羅·福塞爾


 

由于形跡可疑的低等大學正在不斷增加,使得少數頂尖學校作為學術機構的等級標準更顯必要和有價值。它們在大學的總體中是少數,課程設置遵守學術自由原則,因而比較令人放心,學術標準也更有保障。正因為它們頑固的不妥協(xié)特點,因此才能經得起比較。這點可以從你在新英格蘭和東部各州人們常說的一句話中得到佐證:“他上的學??刹皇浅G嗵俚??!辈贿^頂層階級大體上是在大學之外的,因為他們并不需要這枚等級徽章。

 

很滑稽是不是?無可置疑,美國人出于令人厭倦的地位競爭目的,必須依賴高等教育體系。同樣滑稽的是,為了維護這一目的,必須有像貝內特教授之流的人跳出來保衛(wèi)中上層階級的尊嚴和榮譽,使其免遭揭露和詆毀。如果這類事還帶有喜劇性,那么其他一些事情一點也不滑稽。由于這些大學在分配社會榮譽上擁有不同凡響的力量,為了獲得社會地位而進行的曠日持久的廝殺,給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傷害。為了社會地位而碰得頭破血流、希望破滅的人,在高校校園里比比皆是,可能比在任何其他地方都多得多。不光是那些有進取心的學生,也包括那些本來計劃要進哥倫比亞大學,到頭來卻被俄亥俄衛(wèi)斯理安大學錄取了的孩子們。 

甚至教授們也是如此。我雖然從來沒聽說過有哪個教授,由于沒能在“最優(yōu)選擇”的大學執(zhí)教而被迫去了一個“高優(yōu)選擇”或僅僅是“值得選擇”的學校,導致失去社會地位而自殺或殺人的。但我知道有許多大學教師被羞愧和對自己無能的負咎所摧垮,并且從那時起,懷著苦澀的心情把他們的一生傾注到對社會地位的忌恨上,而不是用在培養(yǎng)智慧和做學問上。無論對于學生還是老師,美國的大學和學院就是貴族沙龍、王室接見會、封建朝廷的現代翻版。任何不明白這一點的人,都應該更努力地研究研究這一現象。實際情況是,盡管根據憲法,這個國家沒有哪一個機構有權授予貴族頭銜,但大學似乎是個例外,或者它們干的很像這類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