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而下的社會建構特征與知難行易的集體認知特征
與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相比,中國文明的社會建構特征和集體認知特征究竟是什么?我以為,自上而下的社會建構特征和知難行易的集體認知特征是中國文明與其他文明相比兩個最為突出的特性。用自上而下來概括中國社會,并非是我的獨創(chuàng),也沒有成為學界的共識,但我以為,這個概括抓住了中國社會兩個最重要的動態(tài)結構特征。一個是中國社會在演化意義上的建構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特征,另外一個就是中國社會在集體行動意義上的組織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征。
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的共同點,是兩者都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多元文明的融合過程,匯聚了來自多源的文明成就。但是,從演化過程來看,兩者存在非常重大的邏輯差異。西方文明演化過程的一個特點是,始終沒有失去政治主體的多元性,統(tǒng)一的宗教在多源和多元的文化和政治整合中起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因此,西方文明的整合過程,既有多元政治主體帶來的自下而上的力量,也有統(tǒng)一宗教帶來的自上而下的力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西方社會是一種上下結合的社會。
中國文明的文化資源雖然也像西方文明一樣是多元化和多源頭的,但是,其最奇特之處,就在于其幾千年的政治秩序演化,可以追溯到一個最初的源頭。也就是說,在多元主體的政治(包括軍事)競爭過程中,由一個主體開創(chuàng)的政治秩序始終占有絕對的競爭和生存優(yōu)勢,因此,在演化過程中,不僅吸納和整合了其他政治主體的文化資源,而且消滅了其他文化的政治主體性,形成了政治大一統(tǒng)的格局。雖然政治大一統(tǒng)的格局并不能無限地延續(xù),而是“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作為一種提供政權合法性的理念,政治大一統(tǒng)從兩千多年前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始終主宰著多數(shù)中國人的政治思維。每一次朝代更替的權力角逐,成王敗寇是大家都接受的游戲規(guī)則。新的政治大一統(tǒng),總是由武力統(tǒng)一的勝利者自上而下地建構。在這個意義上,把中國社會稱之為‘自上而下’的社會是很有道理的。
那么,世界上有沒有‘自下而上’的社會呢?我以為,這樣的社會是有的,最典型的就是印度。文化多元和多源的印度文明,歷史悠久,創(chuàng)造了極其燦爛的古代文明。但是,印度文明一直沒有內(nèi)生出一種完成政治整合的社會力量,只是到了現(xiàn)代,在外部力量的強力支持下,印度才實現(xiàn)了政治整合。其現(xiàn)代的國家制度,幾乎完全是從西方文明移植過來的,少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
不同社會的建構特征,對社會的集體認知特征,產(chǎn)生了決定性的影響。這是本文提出的改革新思路最重要的理論假設。上下結合的西方文明,其集體認知的特征是知行合一,而自上而下的中國社會,其集體認知特征則是知難行易,而自下而上的印度社會則正好相反,其集體認知特征是知易行難。
原因何在呢?我以為,最重要的原因,是這三種社會集體行動的正當性資源分布不同。在上下結合的社會里,每一個層次的政治實體都有自治的正當性,每一層之間并不像中國那樣存在著隸屬關系。這種多重的合法性,使得每一個治理層次都有采取集體行動解決本層次出現(xiàn)的公共問題的正當性資源,而不像中國,基層和地方出現(xiàn)的很多問題,即使大家都清楚,沒有上級的認可,就沒有采取集體行動的合法性。多層次自治、上下結合的社會,提供了一種比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社會不同的溝通機制和共識機制,使用哈貝馬斯的概念,西方社會的溝通機制和共識機制,具有更高的溝通理性。本文不可能對其中的機理做系統(tǒng)分析,不過,上述的論斷與我們經(jīng)驗的觀察是一致的。
西方社會的精英交往與中國社會和印度社會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是不爭的事實。西方社會精英的交往,公私分明,最顯著的優(yōu)點是無論溝通的規(guī)則還是溝通的倫理,都更多地體現(xiàn)了公共理性。這種公共理性雖然與信仰并非毫無聯(lián)系,但更主要是來自于公共空間的發(fā)展。而公共空間則是從穩(wěn)定的自治過程中內(nèi)生出來的,為了自治體的公共利益,自治體的成員必定會要求有一個交流平臺,使大家能夠?qū)κ虏粚θ?,超越個人的利益和偏見進行溝通,形成共識。
自上而下的中國社會,并非沒有對公共空間的需求,但這種需求與皇權至上的政治秩序難以兼容,因此,家族之外的自治往往缺少正當性,以自治體成員權利平等為理念的公共空間沒有機會發(fā)育起來,非人格化的交往習俗和溝通規(guī)則也就無從建立。而自下而上的印度社會,之所以被印度人自己稱為爭辯社會,就是因為他們社會的集體行動正當性,高度分散。不同宗教,不同種姓的族群,并沒有把其他族群作為權利平等的共同體成員。因此,西方民主制度雖然把他們強捏在一起,但潛在的集體行動規(guī)則,使他們?nèi)狈贤ǖ幕バ藕驼\意,難以達成理性的共識。
那么,自上而下的中國社會,為什么會知難行易呢?這首先是因為,中國社會集體行動的正當性資源,高度集中在中央。這也是為什么筆者贊同把中國社會稱為自上而下的社會的另外一個原因。同時,自上而下的中國社會高度依賴官僚系統(tǒng)來治理國家,特別是牢固地建立了郡縣制主導的地方治理傳統(tǒng),并通過科舉制度系統(tǒng)地選拔治理人才。這個治理體制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經(jīng)過科舉選拔的官僚階層平均的個人智能并不弱,但是卻面臨著系統(tǒng)性的集體認知困難。最根本的原因是多層次的科層結構導致信息高度不對稱,整個治理系統(tǒng)的內(nèi)部溝通具有極高的道德風險。為了維系這個系統(tǒng)的運轉,中國歷代精英絞盡腦汁,發(fā)明了包括科舉制在內(nèi)的各種辦法,取得了相當?shù)某删停罱K還是不能克服信息高度不對稱的必然邏輯。
在這個治理系統(tǒng)中,撒謊不僅是必須的,而且并非一定是不道德的,因此,撒謊成為一門非常艱深的技藝和學問。一個官員如果沒有能力來識別和判斷,什么時候該講真話,講什么樣的真話,什么時候該講假話,講什么樣的假話,就根本無法在官場中生存,更談不上承擔重任。就整個系統(tǒng)而言,也是如此,如果沒有一套與公開的規(guī)則和倫理并不一致的潛規(guī)則,整個系統(tǒng)就無法運轉。所謂的“儒表法里”,就是指的這樣一種雙重價值和雙重規(guī)則的治理系統(tǒng)。在這樣的語境主導下,中國社會的整體認知能力當然不可能不受到極大的限制,因為大量有價值的信息都被溝通過程吞噬掉了,而大量的虛假信息則被生產(chǎn)出來。
但是,這個系統(tǒng)一旦掌握了真理,就能夠做出其他社會難以做出的反應,這是因為,中央政權掌握了全部集體行動的正當性資源,在法理上存在可能,對這些資源進行其他社會難以實現(xiàn)的一些組合與配置。中國社會之所以經(jīng)常能讓其他文明感到驚訝,原因就在于此。
與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相比,中國文明的社會建構特征和集體認知特征究竟是什么?我以為,自上而下的社會建構特征和知難行易的集體認知特征是中國文明與其他文明相比兩個最為突出的特性。用自上而下來概括中國社會,并非是我的獨創(chuàng),也沒有成為學界的共識,但我以為,這個概括抓住了中國社會兩個最重要的動態(tài)結構特征。一個是中國社會在演化意義上的建構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特征,另外一個就是中國社會在集體行動意義上的組織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征。
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的共同點,是兩者都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多元文明的融合過程,匯聚了來自多源的文明成就。但是,從演化過程來看,兩者存在非常重大的邏輯差異。西方文明演化過程的一個特點是,始終沒有失去政治主體的多元性,統(tǒng)一的宗教在多源和多元的文化和政治整合中起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因此,西方文明的整合過程,既有多元政治主體帶來的自下而上的力量,也有統(tǒng)一宗教帶來的自上而下的力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西方社會是一種上下結合的社會。
中國文明的文化資源雖然也像西方文明一樣是多元化和多源頭的,但是,其最奇特之處,就在于其幾千年的政治秩序演化,可以追溯到一個最初的源頭。也就是說,在多元主體的政治(包括軍事)競爭過程中,由一個主體開創(chuàng)的政治秩序始終占有絕對的競爭和生存優(yōu)勢,因此,在演化過程中,不僅吸納和整合了其他政治主體的文化資源,而且消滅了其他文化的政治主體性,形成了政治大一統(tǒng)的格局。雖然政治大一統(tǒng)的格局并不能無限地延續(xù),而是“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作為一種提供政權合法性的理念,政治大一統(tǒng)從兩千多年前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始終主宰著多數(shù)中國人的政治思維。每一次朝代更替的權力角逐,成王敗寇是大家都接受的游戲規(guī)則。新的政治大一統(tǒng),總是由武力統(tǒng)一的勝利者自上而下地建構。在這個意義上,把中國社會稱之為‘自上而下’的社會是很有道理的。
那么,世界上有沒有‘自下而上’的社會呢?我以為,這樣的社會是有的,最典型的就是印度。文化多元和多源的印度文明,歷史悠久,創(chuàng)造了極其燦爛的古代文明。但是,印度文明一直沒有內(nèi)生出一種完成政治整合的社會力量,只是到了現(xiàn)代,在外部力量的強力支持下,印度才實現(xiàn)了政治整合。其現(xiàn)代的國家制度,幾乎完全是從西方文明移植過來的,少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
不同社會的建構特征,對社會的集體認知特征,產(chǎn)生了決定性的影響。這是本文提出的改革新思路最重要的理論假設。上下結合的西方文明,其集體認知的特征是知行合一,而自上而下的中國社會,其集體認知特征則是知難行易,而自下而上的印度社會則正好相反,其集體認知特征是知易行難。
原因何在呢?我以為,最重要的原因,是這三種社會集體行動的正當性資源分布不同。在上下結合的社會里,每一個層次的政治實體都有自治的正當性,每一層之間并不像中國那樣存在著隸屬關系。這種多重的合法性,使得每一個治理層次都有采取集體行動解決本層次出現(xiàn)的公共問題的正當性資源,而不像中國,基層和地方出現(xiàn)的很多問題,即使大家都清楚,沒有上級的認可,就沒有采取集體行動的合法性。多層次自治、上下結合的社會,提供了一種比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社會不同的溝通機制和共識機制,使用哈貝馬斯的概念,西方社會的溝通機制和共識機制,具有更高的溝通理性。本文不可能對其中的機理做系統(tǒng)分析,不過,上述的論斷與我們經(jīng)驗的觀察是一致的。
西方社會的精英交往與中國社會和印度社會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是不爭的事實。西方社會精英的交往,公私分明,最顯著的優(yōu)點是無論溝通的規(guī)則還是溝通的倫理,都更多地體現(xiàn)了公共理性。這種公共理性雖然與信仰并非毫無聯(lián)系,但更主要是來自于公共空間的發(fā)展。而公共空間則是從穩(wěn)定的自治過程中內(nèi)生出來的,為了自治體的公共利益,自治體的成員必定會要求有一個交流平臺,使大家能夠?qū)κ虏粚θ?,超越個人的利益和偏見進行溝通,形成共識。
自上而下的中國社會,并非沒有對公共空間的需求,但這種需求與皇權至上的政治秩序難以兼容,因此,家族之外的自治往往缺少正當性,以自治體成員權利平等為理念的公共空間沒有機會發(fā)育起來,非人格化的交往習俗和溝通規(guī)則也就無從建立。而自下而上的印度社會,之所以被印度人自己稱為爭辯社會,就是因為他們社會的集體行動正當性,高度分散。不同宗教,不同種姓的族群,并沒有把其他族群作為權利平等的共同體成員。因此,西方民主制度雖然把他們強捏在一起,但潛在的集體行動規(guī)則,使他們?nèi)狈贤ǖ幕バ藕驼\意,難以達成理性的共識。
那么,自上而下的中國社會,為什么會知難行易呢?這首先是因為,中國社會集體行動的正當性資源,高度集中在中央。這也是為什么筆者贊同把中國社會稱為自上而下的社會的另外一個原因。同時,自上而下的中國社會高度依賴官僚系統(tǒng)來治理國家,特別是牢固地建立了郡縣制主導的地方治理傳統(tǒng),并通過科舉制度系統(tǒng)地選拔治理人才。這個治理體制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經(jīng)過科舉選拔的官僚階層平均的個人智能并不弱,但是卻面臨著系統(tǒng)性的集體認知困難。最根本的原因是多層次的科層結構導致信息高度不對稱,整個治理系統(tǒng)的內(nèi)部溝通具有極高的道德風險。為了維系這個系統(tǒng)的運轉,中國歷代精英絞盡腦汁,發(fā)明了包括科舉制在內(nèi)的各種辦法,取得了相當?shù)某删停罱K還是不能克服信息高度不對稱的必然邏輯。
在這個治理系統(tǒng)中,撒謊不僅是必須的,而且并非一定是不道德的,因此,撒謊成為一門非常艱深的技藝和學問。一個官員如果沒有能力來識別和判斷,什么時候該講真話,講什么樣的真話,什么時候該講假話,講什么樣的假話,就根本無法在官場中生存,更談不上承擔重任。就整個系統(tǒng)而言,也是如此,如果沒有一套與公開的規(guī)則和倫理并不一致的潛規(guī)則,整個系統(tǒng)就無法運轉。所謂的“儒表法里”,就是指的這樣一種雙重價值和雙重規(guī)則的治理系統(tǒng)。在這樣的語境主導下,中國社會的整體認知能力當然不可能不受到極大的限制,因為大量有價值的信息都被溝通過程吞噬掉了,而大量的虛假信息則被生產(chǎn)出來。
但是,這個系統(tǒng)一旦掌握了真理,就能夠做出其他社會難以做出的反應,這是因為,中央政權掌握了全部集體行動的正當性資源,在法理上存在可能,對這些資源進行其他社會難以實現(xiàn)的一些組合與配置。中國社會之所以經(jīng)常能讓其他文明感到驚訝,原因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