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景石滾似的,從人們紙樣的肚皮上一日一日軋過去。熬過年,兩程故里果然被評為躍進(jìn)“紅旗村”,果然就有了一批“紅旗糧”。每戶人家,都有了幾升小麥,半袋兒紅薯干,由天民親自掌秤分。到末尾,小麥、紅薯干各還有少半袋,善心的村人,背著送到了天民家。天民追回去,又把糧食背出來,一家一碗,挨門挨戶分給了大伙兒。
見天民如此顧念村里人,正順過意不去了,從家里挖了升小麥,送到天民家。于是,家家戶戶,都過意不去了,多則一升,少則半升,都往天民家里送。這是程族人的情意,天民不能不收下。
末尾,天民統(tǒng)共收了一袋兒麥。
……
又快到收糧季節(jié)了。
風(fēng)日日從莊稼地里吹過來,帶著絲絲的熟秋味。跟著天青離開兩程故里,到伏牛山的深皺里挖英石的故里人,一聞到這秋天的氣息,都要停住手里的活兒,把鼻子深深地抽一抽。
他們是趁農(nóng)閑出來抓錢的。每天把那紫、黃、褐的五彩英石,炮崩、錘砸,從山的夾層里摳出來,由天青給他們運到洛陽火車站,每日三塊五塊,甚至再多些。
天青呢,一邊跑運輸,一邊按成抽著這支人馬的管理費。他究竟一天抽了多少錢,沒人細(xì)問,也沒人打聽。挖幾塊石頭,經(jīng)天青一聯(lián)系,就能變成錢,這已著實叫人心滿意足了。
天青在這段日子里,把城里的花生脫殼機(jī),出租給別人,自個一心撲在汽車和挖礦上,錢是很有一大宗,可與他心里的開支還差一截子。要讓戶戶人家全吃細(xì)米面,全蓋青瓦房;要讓村里小學(xué)像個學(xué)堂樣;要讓祖先廟重像早先一樣有閣有亭招人眼;要讓程族人知道,兩程故里幾十年是敗在誰手里,又興在誰手里。讓人們看看幾十年跟著天民過日子,光景那樣凄涼,到眼下,鄰村都修了水泥路,故里還草房連成片,連祖先廟都破得修不起。他要讓村人們跟在他的身后過日子,像當(dāng)年天民在村里當(dāng)工作組長那樣兒,一呼百應(yīng),誰有個大小事兒,都主動跟他天青說。要讓天民也知道,他天青才是故里真正的人物頭,才真正能讓村人們有紅火光景過……這些需要的都是錢,沒錢啥也辦不成!
忽然有一日,天青冷不丁地對著大伙說:“咱們歇幾天?!?
“歇啥,正趕錢兒?!?
“村里要選人大代表了。”
“管他選皇帝……奶奶的,今年就我地里打麥少。不抓幾個錢,春上一家人就喝西北風(fēng)?!?
“你比我家強(qiáng),媽的,責(zé)任田沒分到一塊水澆地,一麥天媳婦沒讓我吃饃?!?
“別夸你媳婦會過日子了?!?
“誰家放著一堆糧食不吃喂狗哪!”
天青不再吭聲了。
畢竟都是莊稼人。
糧食,就是莊稼人的心。天青想,說到天東地西,人來世上,先是為嘴吃,后為別的事。嘴里沒食,穿龍袍,住宮殿,白搭。人活一世,一日三餐,一輩子要吃多少東西。土不能當(dāng)飯吃,水不能做湯喝。肚里沒食,蓋房子、修馬路、置家當(dāng)、修祠廟……咋干法?一把紅薯干,有人給天民跪下來,一個花花饃,喜梅去替人做孝子,繡孝衣!人活著不能不顧嘴。嘴在哪,心在哪。嘴有著落了,心才有著落。人心最向嘴。故里人的光景有日有月了,也不過四季有湯喝,能吃上花花饃,比時下城里人,還隔著幾輩子。我天青有一日能讓村人家家有白饃,平常日子如同過年樣,怕大伙會呼我三聲萬歲哩。
莊稼人的心是交給糧食的!
夜里。挖了一天礦的人們,睡在天青的汽車上。月亮若明若暗,倒勾在頭頂,一會兒,云遮月,一會兒月追云。一天的燥熱被風(fēng)吹走了,村人們躺在月光里,如漂在水面上的十幾條圓木桿,浮了一天之后,靠岸了,便不再動彈。
“我想了,咱們還是回家停幾天,”天青睡在最邊上,突然望著天空說,“都出來日子不短了,該回家看看。”
“馬上就收秋,那當(dāng)兒回去多好呀?!庇腥诉@樣說,大伙也都說還是收秋時候回去好。
“我認(rèn)識鎮(zhèn)上糧管所的人,”天青停了一會兒接著道,“回去跑一跑,弄批低價麥,給大家伙分兩包,今年口糧就算接茬了,再趕上村里選人大代表,我們都趁著投一票……出來時候,我說過每天都讓大伙平均能掙四塊錢,因為我回家,耽誤大家干活了,工資我給大家掏,一天四塊。權(quán)當(dāng)是城里人的星期天,工人們過禮拜也有工資的。咱們該歇也得歇?!?
都不再說啥兒。風(fēng)從他們頭上吹過去,有些涼,就紛紛扯開被子蓋了臉。溝里的流水聲,很清脆地叮當(dāng)在他們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