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政治土匪——一個歷史的怪圈(2)

敗兵成匪 作者:黃繼樹


從上述引文中,讀者不難發(fā)現(xiàn),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廣西土匪是一種政治土匪。什么是“政治土匪”呢?即“以惡霸地主為社會基礎,偽軍官為指揮,特務為軍師,偽軍為骨干,蔣介石集團為后臺,是一支地地道道的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別動隊”。

《辭海》對“土匪”一詞的釋義是:以搶劫為生、殘害人民或者一貫窩藏盜匪、坐地分贓的分子。

“政治土匪”的定義,《辭海》上沒有解釋。

“政治土匪”的含意,我們必須到歷史中去尋找,然而,它被更深更厚的歷史落塵掩埋著。

在中國有一句流傳悠久的俗語:“勝者王侯敗者賊”?!百\”即“匪”。

從陳勝、吳廣到黃巢,到李自成,到洪、楊為首的太平天國,再到二十世紀的中國共產黨,翻開有關歷史,不難找到被執(zhí)政者稱為“賊”、“寇”、“匪”的代名詞。特別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后,國民黨統(tǒng)治者的官書、報紙上,“赤匪”、“共匪”、“朱毛匪”更比比皆是。

蔣介石給他的將軍們下的“剿匪”手令不知有多少。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后期,蔣介石在全國成立了“東北剿總”、“華北剿總”、“華中剿總”等等一批專事對付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的“剿匪”指揮機構。蔣介石多年來把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革命武裝污蔑為“土匪”,把中國共產黨建立的革命根據地污蔑為“匪區(qū)”?!罢瓮练恕币辉~,蔣介石把它的內涵表達得淋漓盡致,比歷代王朝的統(tǒng)治者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令人感到意味深長的是,1965年7月26日上午,中國共產黨領袖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游泳池的休息室里,接見了從海外歸來的前國民黨代總統(tǒng)李宗仁先生。剛坐定,毛澤東便操著他的湖南口音詼諧幽默地對李宗仁說:“嚇!嚇!德鄰先生(李宗仁字德鄰),你這一次歸國,是誤上賊船了。臺灣當局口口聲聲叫我們做‘匪’,還叫祖國大陸做‘匪區(qū)’,你不是誤上賊船是什么呢?”

李宗仁早年在廣西剿過土匪,雖然客觀上也對人民有利,但主觀上是為維護桂系集團的統(tǒng)治。李宗仁也剿過“共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中后期的廣西報紙上,幾乎每天都刊有《廣西懲治匪共暫行條例》、《通緝大批共匪名單》、《省保安司令部槍決共匪一批》、《兩年來共匪罪行一斑》等等之類“剿匪”消息,真是舉不勝舉。然而,晚年的李宗仁卻毅然回到被蔣介石先生口口聲聲稱為“匪區(qū)”的大陸來了。毛澤東詼諧幽默的話語,當然不是要和李宗仁算歷史的舊賬。正當李宗仁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的時候,陪同李宗仁回大陸、機敏過人的程思遠先生忙替李宗仁回答:“我們搭上這一條船,已登彼岸?!?/p>

“是的,登了彼岸?!痹谧呐碚娓蔽瘑T長點頭跟著說。

毛澤東、李宗仁哈哈大笑起來。

這是政治家的胸懷!

還有一個同樣令人感到意味深長的小故事。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一次世界性的體育大賽中,臺灣運動員被某國運動員擊敗,而中國運動員恰在決賽中和擊敗臺灣運動員的某國運動員爭奪冠軍。

這天,臺灣運動員在看臺上觀看比賽,當比賽進行到白熱化的程度時,坐在看臺上的臺灣運動員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們拍手吶喊高呼,為中國運動員充當啦啦隊,他們呼喊的既不是“中國隊加油”,也不是“大陸隊加油”,而是:“共匪加油!共匪加油!共匪加油……”

比賽結果,中國隊獲得冠軍。兩岸運動員在接觸中,大陸運動員問臺灣運動員:“既然為我們鼓舞加油,為何稱我們?yōu)椤卜恕??”臺灣運動員先是有點尷尬,隨后卻大方地回答:“這不怪我們啊,我們從上小學時,教科書上就稱大陸為‘匪區(qū)’,你們……自然就是‘共匪’了,‘共匪’當冠軍,我們高興??!”

隨即大家爆發(fā)了一陣友好的哈哈大笑。

這是運動員的胸懷!

李宗仁先生晚年在美國,不斷發(fā)表有贊揚當年他稱之為“共匪”的中國共產黨治國的偉大成就。后來冒著生命危險,毅然回歸仍被臺灣當局稱為“匪區(qū)”的中國大陸;臺灣運動員為“共匪”加油,為給中國人爭光的大陸運動員獲得世界冠軍而由衷地高興。

不論是曾任代總統(tǒng)的李宗仁,還是從教科書上認識“共匪”的臺灣運動員,都衷心地希望中國人在世界上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都希望中華民族能繁榮富強。

1972年2月21日下午,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接待來訪的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和美國總統(tǒng)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

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和尼克松總統(tǒng)關于“匪”的問題有段精彩的談話:

尼克松:主席的文章震撼全國,改變了世界。

毛澤東:我沒能力改變世界。我能改變的只是北京附近幾個地方。咱們的共同老朋友——蔣介石委員長,不會贊成這個(說法)。他罵我們是“土匪”。他最近還發(fā)表了篇演說。你看了嗎?

尼克松:蔣介石罵主席是“匪”。那主席怎么罵蔣介石呢?

周恩來:一般來說,我們稱他們“蔣介石集團”。我們的報紙有時叫他“蔣匪”,我們也被回罵成“匪”,反正我們是罵來罵去。

毛澤東:其實,我們跟他的友誼比你們跟他的友誼歷史還長。

尼克松:是的,我知道。

周恩來非常高明地用一句“反正我們是罵來罵去”告訴尼克松:大陸和臺灣的“共匪”與“蔣匪”問題,都是中國的內政問題,美國不應干涉。

“勝者王侯敗者賊”這一被中國人畫定又延續(xù)了上千年的歷史怪圈,即將被中國人自己沖破。

然而,真正沖破這個歷史怪圈的是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偉大設計師鄧小平。他以雄才大略的襟懷,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方針。從此,在海峽兩岸的新聞媒介中,“政治土匪”這個特殊的怪名詞,在國共斗爭的充滿腥風血雨的半個多世紀后,終于壽終正寢了。

正是在這樣的條件環(huán)境下,筆者才有可能根據大量的歷史資料和深入采訪的筆錄,從宏觀和微觀把握上較為實事求是地創(chuàng)作出這一部反映國民黨中央政權退出大陸后,發(fā)生在廣西的這場國共雙方歷時3年之久驚心動魄的大決戰(zhàn)的作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