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兵的等級觀念極強,被唬住的鬼子,一路上對齊振青十分聽話。小林一看,真以為找到了大靠山,更加賣力地拉攏齊振青。聽話歸聽話,不過大阪兵還是大阪兵,他們是無利不起早,不能再敲詐小林,他們就玩起了磨洋工,早了不走,晚了不行,走起路來磨磨蹭蹭,能慢就慢,不是你頭疼,就是他鬧肚子,一天的路要走上兩三天。行進的速度太慢,不僅小林著急上火,急于進北平的齊振青也是心急如焚,一次次催那些鬼子快些趕路。鬼子答應得雖好,但每到關鍵時刻,卻總能找出各種理由把時間拖延住。
這一天,正當齊振青父女和小林心急如焚,苦于路上行進速度太慢之際,前方山林里突然爆起一陣槍聲,子彈“啾啾”地擦著鬼子兵的頭皮飛過。愛惜生命的大阪兵們一見情況不妙,扔掉馬車,扭頭便跑。
大阪兵這一跑,車把式也嚇壞了,丟下馬車落荒而走,驚馬失去了控制,四下里亂躥。馬車上白花花的銀元和其它物品隨之散落一地。這可把個愛財如命的小林急壞了,再也顧不得什么槍林彈雨,奮不顧身撲向第一輛馬車。他深知,只要攔住了打頭的馬車,其他馬車也就攔住了,財產也就保全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了信仰和追求,人就能發(fā)揮無窮的潛能。此時的小林已進入如狀瘋魔渾然忘我的狀態(tài),飛身一撲,一把揪住馬韁。但這時馬兒已然受驚,又怎會聽任小林擺布?非但不聽,還鼓著眼睛與心急如焚的小林較起勁來……
而那群大阪兵跑出一段路后,聽槍聲估計已經逃出了子彈的射程,這才停下腳步,尋找掩體開始還擊。畢竟收了人家小林的保護費,不打幾槍也太沒有商業(yè)道德了,于是勇敢的大阪兵們朝著方才響槍的方向,嗒嗒嗒嗒一陣亂射。如此一來,舍命不舍財的小林可就倒大霉了!可憐的小林剛剛挽住驚馬,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兒,那些大阪兵的子彈便向這個方向飛來,其中一顆流彈撞到巖石上,被彈得橫飛過來,瞬間沒入小林的右胸。“啊”小林一聲驚叫,身體軟軟地倒下。
小林受傷,槍聲也完全沉寂下來。這時那些大阪兵才又重新回到車隊旁。只是看樣子小林傷得不輕,所以齊振青只好和眾鬼子護著小林退回剛經過的那個鎮(zhèn)子。
鎮(zhèn)子里的土郎中看了看傷口,無奈地搖搖頭,轉身走了。因為失血過多,小林已到了垂死掙扎之際。他能感覺到生命正從自己身上一點點流逝,該是為自己安排一下后事的時候了。但此時他已無法相信那些奸詐的用流彈打傷自己的大阪老鄉(xiāng),身邊唯一可以利用的,就只剩下了齊振青父女。
愛財如命的小林不忍心也不甘心自己巧取豪奪掙來的家財付之東流,他只好向齊振青父女交代出各處買賣的地點、規(guī)模、資金、主持人的情況。就像劉備臨終托孤一樣,他要將所有的生意全部送給齊振青。齊振青自然要表現得十分大度和仗義,堅辭不受。但做為商人,小林卻深信無利不起早的道理,為了攏住齊振青,他提出將他女兒許給木英為妻,并將一對收藏的玉佩交給齊振青,讓他把一個交給木英,另一個寄給女兒,作為定情之物。交待完畢,小林又掙扎著起身給齊振青寫了一張全權委托書,并注明全部財產的一半送給齊振青,財產的另一半變賣后寄給他的家人。
齊振青只想早一點擺脫鬼子,為了讓小林放心的死去,就想請那些林阪兵作保人,但那幫大阪兵一聽好處全讓齊振青得去了,立刻撒手不管,一個不剩走得精光。而愛財如命,投機一生,鉆營一生的小林,也在一急之下,一命嗚呼!
齊振青對小林沒有多少反感,待孫大勇等人趕到這里后,齊振青買了一幅上好的棺材,將小林成殮,還請來道士和尚為小林超度亡魂。安葬了小林,急于趕路的齊振青決定就地賣掉小林的日本貨。卸下車上邊花花綠綠的貨物,才發(fā)現下邊還有一個個釘緊的木箱,撬開一個個木箱,眾人不禁喜得合不攏嘴:三百支閃亮的步槍、十余挺捷克式輕機槍、外加兩挺重機槍、五十把德國造手槍、迫擊炮兩門、子彈、炮彈、手榴彈不計其數!另外還有大煙土一千斤!
天意!這簡直就是天意!齊振青大喜,急急分派人手,將這些軍火放到個妥當之處,以備將來不時之需!
軍火置辦齊全,運輸卻成了難題。當時抗日聯(lián)軍雖然大部分被關東軍剿滅,但仍然有小股抗日武裝時常出沒偏僻的地方,騷擾、攔截日本人的小股運輸隊、以及日本商人的貨物。小林的物資是武器彈藥和鴉片煙,這些都是響當當硬通貨,很多人看了都會眼紅,一旦走漏風聲,必然招至血光之災!
為了安全起見,小林找到一位負責向熱河運送物資的大阪老鄉(xiāng)丸雄,又是一番打點,這才將自己的幾車貨加在了日軍向熱河運送物資的車隊之中。
一路無話。從沈陽到熱河,沒有出現任何閃失,也沒有受到關東軍關卡的阻攔。小林開始為自己的精明和手段感到得意。但那些負責押運軍用物資的大阪兵們,卻漸漸摸清了小林的底細,并因為自己撈不到多少好處而不滿,每到緊要關頭就會刁難一把。特別是到了熱河之后,大阪兵們將物資交接完畢之后,帶隊的丸雄小隊長便以軍務纏身不能再專門互送為由,給小林出了一道天大的難題!
從熱河到關內的治安雖然還算太平,但沒有武裝押運,小林仍是不敢前進半步。因為這筆軍火,已使他搭搭上了半數以上的老本兒,若萬一出個閃失,那可就虧大了!萬不得已,小林只好擺下宴席,苦求丸雄小隊長幫忙將這批軍火護送達目的地。
同樣是大阪小商販出身的丸雄小隊長不免獅子大開口,不著邊際漫天要價,也是二人都喝了酒,討價還價之聲越來越高,就被隔壁的齊振青等人聽了去!
齊振青早年留學日本,是能聽得懂日本話的。這時,只聽隔壁說到:“丸雄君,就按你說得,事成之后,鈔票我會一分不少,但你也要保正,中途若是遇到中國軍隊搶劫,你必需保障我和物資的安全!”
“小林君,你錯了,我不可能這樣答應你。你應該明白,貨物沒有生命重要,再說咱們大阪兵一向有個傳統(tǒng),無益的犧牲我們是不會做的!”
小林一聽就急了——爭吵聲因之越來越大!于是逗樂了隔壁的齊振青,莞爾一笑,跟在坐的幾位部下低聲講起幾段有關日本大阪士兵的段子:
大阪是個商業(yè)發(fā)達的城市,居民多與商業(yè)有關,他們圍繞著商業(yè)、稅收、等問題,幾百年如一日和領主斗智斗勇,討價還價,所謂忠誠,對于他們來說是完全談不上了。因此,大部分大阪軍人雖不否認自己會“效忠天皇”,但卻不會急著去為天皇效死——能不死還是不死!“無益的犧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戰(zhàn)斗不應參加”,“窮途的敵軍不要追”——這就是所謂的“大阪兵三不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