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的十件青銅器都是商代后期和周代的,有大有小,有重有輕,造型各異,但價格卻相差不大,基本上每件青銅器的價格在五萬元左右。
商后期和周代的青銅器,每件五萬元?你不信嗎?可這確實是古玩店的店主們拿貨的價格。雖然便宜,但這種素面青銅器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滯銷,沒人愿意花錢買件通體光溜溜的器物收藏。這令古玩商們極為犯愁,手中只要有素面青銅器,往往會低價售出,就像往外嫁五六十歲的老閨女一樣,能嫁出去,父母就是賺了。
買這些素面青銅器的通常有兩種人,一種是剛開始收藏青銅器,先用較少的資金試水漲經(jīng)驗,當然,這些收藏者也不可能用上面的價格買到素面青銅器,入手的價格通常會翻幾倍。第二種人則專門購置受人冷落的素面青銅器,通常他們都有自己購買素面青銅器的渠道,不用找人代購。用低價購入后,他們找人在青銅器表面雕刻出繁雜的紋飾和銘文,或者拼加上去一些奇異的造型,加工完成后高價賣出。
但是這個高價有個限度,比如這對商代小鼎,用二十萬的價格購入,再花十萬請人重新做工和做舊,成本就變成了三十萬元,賣出去的價格通常在六七十萬元,成倍的利潤。這樣做的好處是,很容易出手,六七十萬的價格要比真正有工的商前期小鼎低出二三十萬,作偽者知道自己是在作偽,不會理直氣壯地當成真品來要價,不像某些搞科研的,明明是偽課題,還拼命向國家要經(jīng)費。再則是麻煩少,花高價購買了重新做工小鼎的人,即便是日后發(fā)現(xiàn)這對鼎是后做工的,也不會像買到了徹頭徹尾的偽貨那樣找來糾纏不清,畢竟小鼎的鼎身還是真的,權當花了高價錢買了。
如果唐正用五十萬的價格買到這對商代小鼎,再花十幾萬加工一遍,成本就要六十多萬,他至少要賣到上百萬元才合算。這個價格幾乎沒人買。并且,商代前期的青銅器相較來說做工極大部分都簡樸粗拙,越加工得精致,別人就越知道是假的,就越是賣不出去,商前期青銅器古樸的造型上極少會出現(xiàn)精美紋飾,也不可能出現(xiàn)周朝那樣精致的紋飾。若唐正賣不出去,六十多萬元就打水漂了。(見注釋四)
這個道理誰都知道,唐正這么精明的人自然更知道。那他為何還要花這么多的錢買這批素面青銅器呢?姜百熙也不知道。但姜百熙扒拉著算盤不止一次替唐正算過賬,這些素面青銅器肯定不能用于重新做工,否則只會賠錢。
唐正除了在姜百熙這里買東西,還賣東西。
唐正只在這里寄賣過瓷器。
這種情況很常見。幾乎任何一家古玩店都可以給收藏者提供這樣的服務,收藏者把藏品放在古玩店里代買,藏品售出后古玩店的老板抽去自己的傭金,將剩余的錢交給收藏者。通常情況下,拿到古玩店里去代賣的藏品,價值都不會很高,至少收藏者是這樣認為的,多是些幾百幾千元的古玩,上萬元的古玩比較少見了,上萬元的古玩若要寄賣,也是拿到拍賣公司去拍賣,而不是古玩店。古玩,這里說的是古玩,現(xiàn)代的名人字畫不在此范疇,名人字畫更愿意掛在畫廊里,而不是古玩店。
但唐正拿到聚古堂寄賣的古玩,價值卻高得令人咋舌。
姜百熙還記得唐正第一次拿來的藏品。對,是第一次,姜百熙永遠也忘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