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家鄧錫良先生,在畫界有很大的影響,但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對老師的感恩之情。鄧錫良師從李苦禪,受益終生,談到自己的恩師,老畫家情緒有點激動。7月的一個晚上,暑熱未消,但夜晚卻有微風,我拜訪了鄧錫良老師。
鄧老住在北京西八里莊的一座舊樓房里,小區(qū)還算安靜,因為多是舊樓,看上去有點老北京的感覺。我敲開門,鄧老和夫人熱情地接待了我。我們隨便聊了起來,話題圍繞著老畫家的個人經歷。對于一位藝術家來說,經歷也就意味著水平。
鄧錫良,1928年出生于河北古城涿州,1956年就讀于北京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系,他原本可以在語言學上有所建樹,可命運偏偏喜歡捉弄人。他在北京和平畫店結識了國畫大師李苦禪,進而成為苦禪先生的入室弟子。在當時,成為苦禪大師的弟子也非常不容易,雖然不像現(xiàn)在這么講究,但大師很在乎感覺,喜歡你,便可能分文不收,窮其精力,引弟子登堂入室;若沒有這種感覺,你再有錢也沒有用。
談起苦禪先生的往事,鄧老陷入了沉思。他回憶道,上世紀50年代,苦禪先生為北大美術社授課,完全是義務授課,一分錢的講課費都沒有?,F(xiàn)在回想起來,真是內疚??喽U先生愛抽煙,每逢他授課時,我們就準備一盒煙,僅此而已。
“人無品格,下筆無法”。這是苦老對學生常說的一句話。在藝術與人生兩方面,苦老既有言傳又有身教。
現(xiàn)今,鄧老在畫風及性格上,都帶有苦老的影子,但也有自己的個性。
1958年夏天,鄧老完成北京大學的學業(yè),在將走上工作崗位之際,向苦禪先生辭行,令學生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生活并不寬裕的苦禪先生從兜里掏出一個布包,翻來翻去,從里面翻出僅有的六元錢交給了鄧錫良,話卻沒有多說。此舉,讓鄧錫良久久不能釋懷,可以說,為此,鄧老感動了一輩子。桃李戀根,那種師生之誼,真是肝膽相照,讓人難忘啊。
社會的變革與運動一次次接踵而來,但是這師生情意,在風雨中得到了真誠的印證?!拔母铩逼陂g,苦禪先生被無辜批斗,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被迫改行到傳達室工作。而鄧錫良心里有自己的主張,雖不能直接為恩師直言,卻經常去看望老師,噓寒問暖,使苦禪先生在特別的環(huán)境下,得到了一些安慰。
談及苦禪先生的師表,鄧老引用一句話作了最好的詮釋:“畫如其人,書如其人,必先有人格,方有畫格。人無品格,行之不遠。人無品格,下筆無方?!?/p>
鄧錫良在苦禪先生那里,不僅學到了筆墨技巧、藝術理念,而且得到了人格熏染,使自己的心境得到了升華。
正是恩師的影響,鄧錫良幾十年義務教授學生畫畫并資助經濟困難的學生,這些行為都是在傳承苦禪先生的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