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感恩——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的人格力量
章前序言:
泰戈爾描述“蜜蜂從花中啜蜜”的情形,以其“離開時營營的道謝”作喻來形容時刻感恩的心。作為父母固然要常懷感恩之心,因為如今身邊的稚子幼童即是從天而降的最大財富,最當(dāng)懷感恩之心;于此之外,這種感恩之心的熏陶,對成長中的子女來說,又不能不說是難得的性格教育和精神訓(xùn)練。
第一節(jié)從感父母之恩開始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孩子,但是所有的人一定都有父母,在這一層面上,我們都是父母的孩子。在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一生中,最疼最愛最關(guān)心我們的人永遠都是我們的父母,即使有一天我們長大,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但在父母的眼中,我們依然是他們最疼愛的孩子。父母為我們操勞一生,所以我們最要感激恩情的人是我們的父母。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孩子和自己的母親吵架了,孩子一激動,轉(zhuǎn)身就往外面跑,正在氣頭上的母親在后面說:“出去了就不要再回來!”
這個孩子流著淚在街上漫無目的地走了很久,天就快黑了,漸漸平靜下來的他才感覺到肚子餓了。正巧,前面就有一個餛飩攤,冒著熱氣的餛飩對饑餓的孩子來說,實在是太具有誘惑力了,可是他摸了摸口袋,一毛錢都沒有。
餛飩攤的老板是一個很漂亮的阿姨,看到他站在路邊就問他:“孩子,你是不是想要吃餛飩?。俊?/p>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我想吃,但是我忘了帶錢出來?!?/p>
“沒關(guān)系,我請你吃。”那位阿姨看了看他說。
過了一會兒,餛飩端上來了,孩子很感激地端起碗吃了起來。
“你怎么這么晚還不回家???”那位阿姨看著他問到。
孩子一聽這話,一下子哭了起來,說道:“阿姨,我媽媽要是像您一樣就好了?!?/p>
“為什么?”那位阿姨不解地看著他。
孩子擦著眼淚說:“你不認識我,卻對我這么好,我沒帶錢,你還請我吃餛飩,可是我媽媽,她和我吵架,竟然把我趕了出來,還叫我不要再回去!”
阿姨聽了,說道:“孩子,你怎么會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過是請你吃了一碗餛飩,你就這么感激我,可是你媽媽養(yǎng)了你十多年,每天為你洗衣做飯,為你操勞,你怎么不感激她?竟然還和她吵架?”
孩子愣住了,他急忙謝過那位阿姨,放下筷子就往家里的方向跑去。當(dāng)他跑到家附近的時候,看到焦急的媽媽正在路口四處張望,孩子的眼淚又開始掉下來,他撲到媽媽的懷里,發(fā)現(xiàn)媽媽的眼里也含著淚……
其實,我們也常常犯這樣的錯,那就是對別人給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盡,卻對父母一輩子的恩情習(xí)以為常,視而不見,這不能不說是現(xiàn)代家庭教育的一大遺憾。由于父母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所有事情都恨不得替孩子去做,就在孩子潛意識里就形成了這樣的觀念,父母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yīng)該的,是不需要回報的,因此他們也就不懂得要對父母感恩。
《感恩的心》這首歌想必大家都聽過,《感恩的心》這只手語操也成為全世界華人和眾多企業(yè)的一種文化,十二年前,我最先把他引入到中國大陸?,F(xiàn)在國內(nèi)的很多大型晚會和慈善活動,都少不了這首歌??墒腔蛟S很多人還不知道,這首歌的背后,有一個美麗而哀婉的故事: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我國臺灣省的一個小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