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中共黨員陳明被選為學生自治會主席。此時中共藝專黨支部提出“運用合法斗爭,利用矛盾,遵守校規(guī),全面開展工作”的方針。
2月,在璧山舉行“迎春畫展”(又稱勞軍美展),駐璧山的國民政府軍訓部部長白崇禧前來參觀。
本年解放區(qū)木刻展首次在重慶展出,其中有藝專校友胡一川、陳鐵耕、羅工柳、力群、彥涵、王式廓等的作品。
潘天壽回浙江探親。
藝專遷到璧山來,是因為呂鳳子的緣故。
本來他辦的正則藝專就在此地。滕固辭職,教育部長陳立夫想到請呂鳳子來接手,找呂面談時。呂鳳子提出五個條件:
一、 請部長給我兼任聘書,不要委任狀,即不要給我簡任官。陳答:“那當然?!?/p>
二、 學校要從昆明遷到璧山附近,因為我辦的正則藝術??茖W校在璧山。陳說:“好?!?/p>
三、 學校用人和教書,教育部不要干預。陳答:“那當然?!?/p>
四、 學校經費由我開支,教育部不要管。陳笑著說:“你當校長,有權處理?!?/p>
五、 我不是國民黨員,“賭咒許愿”的事,我不做!陳說:“請你講明白一點。”呂解釋是指當時盛行的“總理紀念周”活動,陳面有不快,沉默片刻,勉強說:“好吧,我派專人負責?!?/p>
隨后便有俞汝朋來擔任訓育主任。
呂鳳子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但無疑具備傳統中國“以天下為己任”的“士”的風骨與品格,而那個時代顯然有容忍這種品格的空間,也因此才會有陳立夫的態(tài)度。
此前呂鳳子一定聽到過關于國立藝專的種種傳聞,知道那是個燙手山芋。但部長盛情難卻,他采取的對策是:一、仍不放手正則;二、試圖盡量割斷國立藝專與種種復雜歷史的聯系。
呂鳳子執(zhí)掌藝專時期,從前的教員幾乎悉數離去,新聘任的大多是正則的教員;而老學生也都畢業(yè)了。新入校的和杭州還是北平均無瓜葛。這時的國立藝專,除了名稱和某種隱性的傳統,差不多就是一個新學校了。但呂鳳子對蔡元培的辦學方針持贊同態(tài)度,認為“是我學習的模范”。
璧山乃隸屬重慶的一個縣,此前與此后都沒有什么名聲。而在1937至1946年這10年期間,卻熱鬧非凡。小小的縣城接納了包括國民政府中央機關、軍隊及學校的70余個單位,人數達到6萬多。落腳璧山的學校就有國立音樂學院、國立社會教育學院等。
藝專選擇在天上宮開課,這是先前正則的校址,由于地方太小,于是在青木關松嶺岡又蓋了一批臨時木屋當教室,同時利用嶺上一個古老的大碉堡作宿舍,學生每天要上山下山爬坡多次,倒是鍛煉了身體,可惜不大能吃飽飯。從沅陵時期開始,教育部以貸金形式給淪陷區(qū)學生發(fā)放的每月5元生活費,因為戰(zhàn)時物價飛漲,應付伙食越來越困難。起先開飯時大家擠成一堆爭搶,因為等到添飯通常已經沒了,所以都改用大碗,一碗解決,有人的碗特大,“滿裝著高如寶塔的飯,他坐下吃,你對面看不到他的臉”,后來就采用分桌的辦法,每桌定量,男同學便拉女同學同桌,因為女生總要吃得少些。
為解決辦學經費,呂鳳子逐日不停地畫了2500多幅以羅漢為題材的作品,饋贈于慷慨捐資的朋友。
大體安頓下來后,藝專于1941年開春又新招了110名學生,陳立夫也來校視察,令呂鳳子想不到的是,教育部長對人體寫生竟大有意見。而各種情況遠比他想象得更加復雜,譬如當時師生中思想非常活躍,辦有各種壁報,多時達到二十幾種,除宣傳抗日外,也有學術問題的討論和對社會生活的觀察,引起教育部注意,認為當時學生會主席陳明(中共藝專地下黨支部書記)“帶頭不送審壁報”起了“搞亂學生思想,不能專心學習”的作用。藝專地下黨經過研究,想出“用公開的大型活動掩護撤退”的對策,并得到上級批準,即由藝專劇社在青木關鎮(zhèn)上演出兩場大型話劇《南京之夜》,用更為激烈的姿態(tài)諷刺賣國賊,讓壁報上的議論相對顯得溫和,以便于地下黨員與積極分子的隱蔽。諸如此類,呂鳳子當然有所察覺,但又不可能完全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