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8月,美國國會通過法律把工作簽證的費用由2000美元提高到大約4300美元。印度軟件工業(yè)游說組織主席薩姆·米塔爾(Som Mittal)說,外國IT從業(yè)人員在美國工作的簽證一項將導致印度公司每年提高花費至2.5億美元。
同樣在8月份,俄亥俄州禁止把政府的IT項目外包給像印度這樣的離岸生產地?!斑@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關注”,位于孟買的Hexaware Technologies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尚德拉施加(P.R. Chandrasekar)說,“你不會希望其他的州也執(zhí)行同樣的政策”。
因為增長受阻于經濟蕭條,印度外包公司現(xiàn)正在為從經濟復蘇中獲取收益做好準備。而且客戶們開始再次投資于IT業(yè)務,據Forrester Research公司統(tǒng)計,美國公司和政府外包支出今年增加了5.6%。印度最大的軟件出口商、位于孟買的塔塔咨詢公司(TCS)于10月22日宣布其第二季度在北美的銷售額是10億美元?!拔覀兛吹叫枨蟮臓顩r在增長”,塔塔公司亞太業(yè)務總裁維什·艾義爾(Vish Iyer)說,“他們需要像我們這樣的人的幫助”。
令人擔憂的是,美國的保護主義政策將導致占據著印度每年500億美元IT出口業(yè)務市場61%份額的前景迅速從繁榮走向衰敗。去年Hexaware公司2.15億美元銷售收入中的2/3來自美國。更大的印度公司也依賴于美國市場。根據彭博社的統(tǒng)計,截至2010年3月,上一年度塔塔年收入的57.5%來自于美國市場,而且北美市場也使其競爭對手、位于班加羅爾的Infosys Teconoloiges公司的收入增長了66%。
印度的企業(yè)高管們知道必須開展多渠道經營,但是他們在除北美和西歐以外的市場上收效甚微。外包顧問公司TPI的亞太區(qū)主席阿諾·弗朗茲(Arno Franz)稱其在日本的表現(xiàn)平平。印度的外包業(yè)者對于中國抱有極大的期望,他們在那里雇傭工程師為多國項目和本地客戶工作?!八麄冊谥袊断铝司薮蟮馁€注”,弗朗茲說,“但是取得回報需要花費多年的時間”。根據高盛公司的報告,印度主要的IT公司在中國僅僅雇傭了5000名員工,銷售額也只有2.57億美元。
這就意味著當印度的IT公司在其他地方付出努力、緩慢扎根的時候,它們必須繼續(xù)保持發(fā)展在美國的業(yè)務。為了降低美國公眾對離岸工作的反對,印度公司正在努力培養(yǎng)本地職員。
一家橫跨11個國家(包括美國在內)、被稱為近岸運作的位于海德拉巴的公司Mahindra Satyam在10月13日宣布與美國肯塔基州政府健康與家庭服務部門簽訂了設計一套文件管理系統(tǒng)的合同,這家公司希望能在美國和其他地方設立公司并雇傭當地員工?!敖吨行氖沟霉具\作起來更便利”,該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古爾納尼(CP Gurnani)說道,這樣一來,“所需的美國簽證數就減少了”。他說自2006年以來,在印度以外的員工人數從零增長到了大約占20%。
被不確定因素決定的簽證規(guī)則和美國州政府的外包政策也許會加速印度公司在美國收購的速度。根據彭博社的數據,過去的十多年里,印度外包業(yè)者已經在北美完成了相當于19億美元的技術收購。
美國可以丟下印度自保,因為對于美國而言,缺少了印度外包業(yè)提供的服務,不過是“皮外傷”,而印度卻要千方百計靠雇傭美國雇主來維持自己的訂單,這不正是美國與印度關系的真實寫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