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也說說“升官圖”與“彩選”(1)

退士閑篇 作者:白化文


我讀載于《萬象》第九卷第二期(2007年2月出版)卷首刊載的蘇同炳先生大作《歲朝樂事“升官圖”》一文,受益良多。蘇先生所述,大體上屬于正規(guī)“博戲”的升官圖,也就是說,那是一部分成年人賭輸贏的博弈。蘇先生已經(jīng)把它的內涵、玩法說得十分清楚。解放前,亦即我的中學時代(1943~1948),在北京,每當春節(jié)期間,我也和同學玩升官圖。我們玩的是供青少年人使用的升官圖,玩法要簡易得多。讀蘇先生文后,我又查了一些資料,現(xiàn)在一并寫出,狗尾續(xù)貂,作為蘇先生大文的補充。

“升官圖”是一種介于游戲與賭博之間的博戲。它的玩法是:首先,要有一張繪制出的圖,從外面到里面畫有若干蟠蛇形的路途,中設許多站,各綴以名稱。最常見常用的是官名,從外圈的低級“未入流”到最高級的中央政府宰相為止,怕犯上,沒有皇上一級。代表性的圖,已在蘇先生文內附見,請檢視。其次,可以幾個人一起玩,各人找一個代表自己的記認物,如不同的棋子,或臨時寫成的小紙片。然后擲骰子以定從起始點向前移動幾步,此后再擲以定前進或后退步數(shù)。如此往復循環(huán),先到最高點即升至最高官職者勝??梢苑治龀?,其特點有以下幾項:

一、擲骰子,最簡單的玩法是,一般用一個骰子,輪流擲。按一定的規(guī)定,如四點為“德”,六點為“才”,五點為“功”,三點為“良”,二點為“柔”(意為“柔懦”,亦即不稱職),一點為“贓”之類。以之定前進后退。解放前,如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北京,文具店里賣給學生等人玩的印好的升官圖(約有一張四開報紙那樣大),為了怕官府找茬說是賭具,掩耳盜鈴,不帶骰子,只附一個四面或六面的小陀螺,上有一至四或至六的數(shù)字而非骰子點兒,在桌子等平面上轉陀螺以定勝負點數(shù)。如果是四面體,則四點為“德”,三點為“功”或“才”,兩點為“柔”或“懦”,一點為“贓”。另附幾個不同顏色(大致有藍、綠、紫、黃、紅五色)的跳棋木棋子,以為個人的記認物。也有賭輸贏的,那就復雜得多,常常用到兩顆甚至四顆骰子,在骰子碗里擲。計算方法也繁復得多。我沒有玩過,不懂?,F(xiàn)在讀蘇先生大文,算是明白一些了,但未經(jīng)實踐,還是缺乏感性認識。

二、升官圖有多種。那時文具店里賣給學生等人的就有大體上是按明代官制繪制印好的,也有按清代官制的,按民國北洋政府官制的(最高級為大總統(tǒng),不怕犯上,因為總統(tǒng)是“國民公推”的,從法律上講,成年人公民誰都有資格),按北洋政府軍制的,按民國初年學制的(加上最高級為留洋博士,西洋高過東洋)。每張大致都是四開報紙那么大。隨意挑選。其實,依時代不同、地域差異、文化水平高低,以及男女之別,職業(yè)信仰之不同,升官圖種數(shù)頗多。不知有人統(tǒng)計過沒有。過去還有人時時想創(chuàng)新呢。試看下列記述:

明代謝肇淛《五雜俎·卷六·人部二》

唐李郃有“骰子選格”,宋劉蒙叟、楊億等有“彩選格”,即今《升官圖》也。諸戲之中,最為俚俗。不知尹洙、張訪諸公,何以為之,不一而足。至又有《選仙圖》《選佛圖》,不足觀矣。

清代梁章鉅《浪跡叢談·卷六》有“升官圖”條,內容摘錄如下:

余有懷潘蕓閣河帥詩云:“同舟本前定,一笑晤邢房?!遍喺叨嗖坏闷浣?。蓋余于嘉慶乙亥年,與蕓閣同官京師,偶因獻歲,共在林少穆齋中賭升官圖,余與蕓閣適同入河防一路,至道光乙酉,蕓閣與余,果同從公淮浦,絮談及之,信是天緣前定,前后剛十年也?;騿枺賵D枋于何時?按此圖相傳為倪鴻寶所作,前人謂之選格,亦謂之百官鐸,所列皆明之官制。其實此戲自唐時即有之,房千里《骰子選格序》云:“開成三年春,予自海上北行,次洞庭之陽,有風甚緊,系船野浦下三日,遇二三子號進士者,以穴骼雙雙為戲,更投局上,以數(shù)多少為進身職官之差,數(shù)豐貴而約賤,卒局有為尉掾而止者,有貴為將相者,有連得美名而后不振者,有始甚微而倏然在上位者,大凡得失不系賢不肖,但卜其遇不遇耳。”又《文獻通考·經(jīng)籍門》有《漢官儀新選》一卷,劉敞撰,取西漢之官,而附以列傳黜陟可戲笑者雜編之,以為博奕之一助。又《武林舊事·市肆記》有選官圖,列于《小經(jīng)紀》內,亦即此戲。余亡友李蘭卿曾手創(chuàng)一圖,取《明史》中職官,盡入其中,分各途各班,以定進取,極為精核。余曾慫恿其鏤板以行,自分手外宦后,此局遂疏,今無從復問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