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第二節(jié) 北宋時期西湖尋梅(1)

西湖尋梅 作者:政協(xié)杭州市西湖區(qū)委員會


吳越國之納土歸宋,使得杭州城免于五代末年生靈涂炭。因未受刀兵之禍、饑饉之災(zāi),此地遂保有東南一隅繁華,"其民幸富完安樂","邑屋華麗,蓋十余萬家。環(huán)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商海賈,風(fēng)帆浪舶,出入于江濤浩渺、煙云霧靄之間,可謂盛矣"。此"盛"非止"盛極一時",而是"盛"貫兩宋,綿延數(shù)百載。如前所言,杭州的梅花正是在此時迎來了第一個發(fā)展高峰,亦"可謂盛矣"。

一、隱逸林和靖

所謂"人標(biāo)物異,物借人靈"。若非林和靖,孤山的梅花恐怕不會那么有名,所以談及杭州的梅花,最繞不過去的一位便是宋初詩人林和靖。

林和靖(967-1028)本名林逋,字君復(fù),錢塘人。"和靖"是宋仁宗給他的謚號。此人結(jié)廬于杭州城外西湖之中的孤山,稟性恬淡好古,不喜繁華,也不以功名為念,每日只以種花養(yǎng)鶴、酌酒吟詩為樂,倒是神仙一流的人物。林和靖素稱隱逸,在我看來,他更應(yīng)屬閑逸之人。世間隱者,懷瑾握瑜,因不喜聲名外傳,常將自己的痕跡消磨得干干凈凈,遁世而無聞,雖寄居塵世之內(nèi),卻與塵世了不相干。而林和靖卻留了一個"尾巴",守著這一片漂亮的湖山,整日藝梅放鶴,吟詠其間,如何隱得???所以林和靖實在是個閑雅飄逸之人,而非純粹的隱者。如果林和靖真的隱了,那孤山恐怕會真的有些孤單了。

據(jù)《宋史》卷四五七《林和靖傳》,林和靖"少孤力學(xué),不為章句","初,放游江淮間,久之歸杭州,結(jié)廬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林和靖終年六十一歲,隱居二十年,可見他應(yīng)該在四十歲前后開始其隱居生活,此前的他倒像是一位江湖豪客,所以有人說他"微鄰于俠"。又據(jù)梅堯臣《林和靖先生詩集序》:"天圣中,聞錢塘西湖之上,有林君嶄嶄有聲。若高峰瀑泉,望之可愛,即之愈清,挹之甘潔而不厭也";又說"君在咸平、景德間,已大有聞。會朝廷修封禪,未及詔聘,故終老而不得施用于時"??梢?,在三十多歲游走江湖的時候,林和靖已經(jīng)有些名氣,從他的詩集中可以看出他曾在歷陽結(jié)過一個詩社,所謂"已大有聞"恐怕是指他的詩名。梅堯臣結(jié)識林和靖是在天圣年間,根據(jù)他的描述,林和靖如"高峰瀑泉",仰之彌高,風(fēng)姿飄灑,源源不絕,即之甘潔而不厭也,實在是清氣逼人,涼徹肌骨。

一個隱士如何會"嶄嶄有聲",使得"真宗聞其名,賜粟帛,詔長吏歲時勞問。薛映、李及在杭州,每造其廬,清談終日而去"呢?按梅堯臣的說法,林和靖首先是個詩人,"其順物玩情為之詩,則平淡邃美,詠之令人忘百事也。其辭主乎靜正,不主乎刺譏,然后知其趣向博遠,寄適于詩耳"。這些詩"時人貴重甚于寶玉,先生未嘗自貴也。就,輒棄之。故所存者,百無一二焉"?!端问贰分性疲?逋善行書,喜為詩。其詞澄浹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隨輒棄之?;蛑^:'何不錄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竊記之。今所傳,尚三百余篇。"和靖雖不欲以詩名一時,但"好事者"卻使他不得不名于后世。

林和靖若只是一位隱逸詩人,恐怕也難有這么大的名氣,使他聲名遠播宇內(nèi),傳諸后世的還有他的清高和逸舉。他的清高使他足以傲視軒冕,"貴人巨公"亦不得不仰慕低回。他在《深居雜興六首》的序言中說:

諸葛孔明、謝安石畜經(jīng)濟之才,雖結(jié)廬南陽,攜妓東山,未嘗不以平一宇內(nèi)、躋致生民為意。鄙夫則不然,胸腹空洞,谫然無所存置,但能行樵坐釣,外寄心于小律詩,時或鏖兵景物。衡門情味,則倒睨二君而反有得色。凡所寓興,輒成短篇,總曰深居雜興六首。蓋所以狀林麓之幽勝,攄幾格之閑曠,且非敢求聲于當(dāng)世,故援筆以顯其事云。

我們再看這六首詩中的兩首。其一:

隱居松籟細錚然,何獨微之重碧鮮?

已被遠峰擎■■,更禁初月吐娟娟。

門庭靜極霖苔露,籬援涼生裊菊煙。

中有病夫披白搭,瘦行清坐詠遺篇。

其三:

薄夫何苦事奸奸,一室琴書自解顏。

峰后月明秋嘯去,水邊林影晚樵還。

文章敢道長于古,光景渾疑剩卻閑。

多少煙霞好猿鳥,令人惆悵謝東山。

諸葛亮和謝安二人的功業(yè)尚且不被放在眼里,何況當(dāng)世之人?從林和靖的詩歌看,他的隱居生活的確羨煞人,清風(fēng)明月、松竹煙霞,不用一錢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無塵勞碌碌,有琴書解顏,萬物皆備,樂莫大焉。與名利場上惶惑奔走的人相比,林和靖顯得一塵不染。因為少了許多人世間的掛礙,在很多士人眼中,林和靖是得了天底下第一等便宜的人。

林和靖對隱居的悠閑生活由衷地喜愛,可見證于其歌詠,這讓人不得不想起陶淵明。他有時也引陶淵明為同調(diào):

石枕涼生茵閣虛,已應(yīng)梅潤入圖書。

不辭齒發(fā)多衰疾,所喜林泉有隱居。

粉竹亞梢垂薄露,翠荷差影聚游魚。

北窗人在羲皇上,時為淵明一起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