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李賦寧這樣的人物,恐怕很多人對于英語的概念都得修正:1946年,出身西南聯(lián)大的李賦寧到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英文系深造時,喬叟和莎士比亞對于他來說,都算是“駕輕就熟”的題目,難度不足。于是他選擇了古英語研究作為博士方向,這是連歐美優(yōu)等生都認為太過艱深,視為畏途的領(lǐng)域。
莎士比亞不須說,歷來被全世界奉為英語語言文學的標志;喬叟何許人也?寫出《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他被尊為“英國詩歌之父”。
什么叫做英語好?這個問題沉甸甸地壓在國人心上,以致有這樣的段子:某君說自己英語好,托福多少多少、GRE多少多少。英語系學生一聽笑了,啞巴英語,God,你能用英語自如交流嗎?英語專家一聽笑了,跟誰交流,God,你能背誦莎士比亞嗎?老先生一聽笑了,莎士比亞,God,古英語呢?法語呢?德語呢?拉丁語呢?
拋開個中戲謔意味,李賦寧確實當?shù)闷疬@般傳奇式的“老先生”。他的學博才高久有定評,通曉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古英語和古代希臘語等多種語言,治學范圍涉及語言學、文學、哲學、倫理學、美學、歷史學等學科,開設過專業(yè)英語、專業(yè)法語、古英語、英語史、拉丁語、古希臘羅馬文學、中世紀英國文學、莎士比亞研究、歐洲文學史、英國文學史、法國文學史、莫里哀專題及漢英翻譯等課程。
曾任外交部長的李肇星1959年考入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他還記得第一次上李先生歐洲文學史課的情景:鈴聲中,先生準時出現(xiàn)在教室門口,向?qū)W生微微鞠躬問好后,說:“Comrades,letmetellyouastory,averyshortstory.(同學們,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一個小故事)”
故事是關(guān)于古希臘諸神的。在李肇星聽來,“先生的語言簡潔流暢,語調(diào)平緩,并無刻意的抑揚頓挫,但在平實之中充盈著高雅。我和同學們都被深深地打動了。原來,美好的學問竟可以這樣樸素?!?
多年后,李肇星作為外交官多次見到英國女王,他發(fā)現(xiàn),西方學者津津樂道的“皇家英語”或“欽定英語”(Queen‘sEnglish)竟也以這般簡潔為美。很自然的,他“不禁又憶及李先生的’小故事‘”。
李賦寧對于英語發(fā)音的要求應該是相當苛刻的。他留學耶魯時,以英語好而名世的林語堂來耶魯演講,李賦寧的評價居然是:“他的英文雖然寫得很地道,但英語語音、語調(diào)卻不很好?!?
這是一種天賦,李賦寧從小就已顯現(xiàn)出來。11歲時,他隨家從西安遷到北京,轉(zhuǎn)學到北京的小學上學。老師讓他站起來朗讀課文,他用陜西話,同學們紛紛舉手,指出他的發(fā)音錯誤。他心里覺得委屈,再去學校時,整整一周不開口說話,當他再次開口時,竟全是標準的普通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