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別林那個戴著圓頂硬禮帽、穿著黑色禮服、反穿著大號皮鞋、手持一根竹拐杖、留著一撇小胡子、在舞臺上邁著八字步走路的模樣,幾乎成了喜劇電影的標(biāo)志,一百多年以來的喜劇演員都以他的方式登臺表演。這個形象,給 20世紀(jì)的世界舞臺增添了無窮的樂趣。作為一個從無聲片時代成功過渡到有聲片時代的喜劇大師,他留給后世的藝術(shù)和精神財富,難以估量。他當(dāng)之無愧地被譽為“世界喜劇之王”。
卓別林的成功之路卻不是一帆風(fēng)順的,他的成功更確切地說,得益于他每當(dāng)遇到機會的時候,都沒有讓機會輕松錯過。
卓別林出生于英國倫敦南部地區(qū)的一個演藝家庭,父母都是社會最底層的窮苦藝人,難以養(yǎng)活孩子。最早他被送進少年感化院,幾周后又被送入一個收養(yǎng)孤兒的學(xué)校,12歲半時父親酗酒去世,母親患精神病。7歲時他離開了孤兒學(xué)校,成了一名流浪兒。他當(dāng)過報童、雜貨店小伙計、玩具小販、醫(yī)生的小傭人、吹玻璃的小工人,還在游藝場掃過地。
卓別林小時候曾生過一次大病,數(shù)星期躺在病床上。擅長演技的母親晚上回到家里,就在窗前給他表演外面發(fā)生的事情。很多時候,為了讓孩子高興,母親加上了許多喜劇的成分。本來就天資聰穎的卓別林把母親的表演熟記在心。1894年的一天,母親在倫敦的一個俱樂部演出,嗓子突然沙啞了,臺下傳來了喝倒彩的噓聲。五歲的卓別林這一天恰好跟隨母親在后臺玩耍??吹脚_下的情況,他大膽地對母親說,他要上臺表演,幫助母親擺脫尷尬的場面。
小小年紀(jì)的卓別林首次登臺表演了。他模仿著母親平時給他表演的動作,學(xué)著大人的腔調(diào),穿著大人的皮鞋,邊舞邊唱。臺下的觀眾被小小的卓別林逗得前仰后合,各個大笑不止。觀眾們驚嘆小孩子的演技,紛紛向臺上扔錢,并報以雷鳴般的掌聲。卓別林?jǐn)?shù)次謝幕,觀眾依然熱情不減。
一個偶然機會,不僅僅給卓別林帶來極大的震撼與沖擊,增強了他追求表演藝術(shù)的自信,也促使母親更加刻意培養(yǎng)孩子的表演才能。更沒有想到的是,這件當(dāng)時轟動一時的事情,后來傳到了一個人的耳朵里。這個人,是當(dāng)時在英國演藝界很有聲望的童子舞蹈團的班主任杰克遜。
他看中了卓別林,把他帶到了自己的舞蹈團悉心培養(yǎng)。卓別林十分珍視這個難得的機會,他在舞蹈團十分刻苦。別的孩子去玩耍,他主動找老師練習(xí)。
很快,卓別林成為舞蹈團的核心演員。
杰克遜先生十分欣賞這個既有表演天賦又刻苦用功的孩子,卓別林 12歲的那一年,美國著名的劇院經(jīng)理漢密爾頓找杰克遜推薦《福爾摩斯》的演員時,杰克遜毫不猶豫地推薦了卓別林。
登上成人舞臺的卓別林,開始幾年扮演的角色并沒有引起什么反響,他為此十分苦悶。就在這個時候,美國的杰出喜劇演員聽說了他的經(jīng)歷,邀請他出演喜劇《足球賽》。卓別林下決心不放過這個成功的機會,他相信自己有演喜劇的天賦。他認真排練,大膽運用演出技巧,把自己小時候第一次演出的扮相移植過來。登臺演出的時候,他一改常規(guī),背朝觀眾,穿著長禮服,戴著大禮帽,腳套鞋罩,手拿手杖,邁著鴨子步走上場。他的每一個滑稽動作都讓觀眾拍手稱快。
這次演出大獲成功,一舉奠定了卓別林在美國演藝界的地位,也為自己贏得了極高的名聲。憑借這次演出,卓別林引起了美國喜劇電影制片商好萊塢的注意。最終,這位英國啞劇演員成為風(fēng)行美國和世界的一代喜劇電影大師。
從1919年開始,卓別林獨立制片,共拍攝 80余部喜劇片,其中在電影史上著名的影片有《淘金記》、《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凡爾杜先生》、《舞臺生涯》等。這些影片反映了卓別林從一個普通的人道主義者到一位偉大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藝術(shù)大師的過程。他以精湛的表演藝術(shù),對下層勞動者寄予深切同情,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弊端進行辛辣的諷刺,對法西斯頭子希特勒進行了無情的鞭笞。1952年,他受到麥卡錫主義的迫害,被迫離開美國,定居瑞士。在瑞士期間,他又拍攝了尖銳諷刺麥卡錫主義的影片《一個國王在紐約》。1972年,美國隆重邀請卓別林回到好萊塢,授予他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稱他“在20世紀(jì)為電影藝術(shù)作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今天仰望這位偉大的喜劇大師,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的成功沒有什么出乎尋常的奇跡。一切都是因為,當(dāng)他面臨一個人生機會的時候,他總是能夠努力抓住,他把每一次即使是很偶然的一個小小的機會,都變成了自己通向成功的臺階和階梯。
卓別林的成功之路不是一帆風(fēng)順的,他的成功,更確切地說,得益于在他遇到機會的時候,都沒有讓機會輕松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