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教誨

印象李叔同 作者:袁江蕾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若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他總算回來了。眼底映了幾片黃浦江上的帆影,遙遙遠遠,恍恍惚惚。

妻子俞氏瞧見他立在城南草堂門前的大柳樹下,老半天不動,便倚在門梆上,不知是進好還是退好。

適才母親的話有如警鐘,余音尚在腦中回響。

是的,愈是國欲破家欲亡的當口,愈是要沉定一顆心,方能想出解決辦法。來上海這兩年,見多了恃才傲物、鼻孔朝天的所謂才子,見多了空談救國、生計無著的投機分子。于家,眼下自己已是上有老下有?。挥趪?,自己更是空有一腔熱忱卻找不到報國之門。前面的路還很長,充滿坎坷。決不該就這樣滿足于一個名響上海灘的“李漱茼”啊。

北方之行使本就老成持重的李叔同更加成熟了。不再像以往那樣一味醉心詩文,迷戀書篆戲曲。那些,不過是裙裾上的花邊,一襲錦袍沒有領袖怎么行。一個男人,怎能躺在父輩留下的富貴之上,終日游手好閑啊。男子漢大丈夫,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方是正道!

城南草堂院子籬笆下,菊花打蕊,性急的索性已綻放了幾朵黃黃白白的花。1901年秋天的一天,李叔同天剛亮就起床了,今天,他要去參加南洋公學特班的最后一輪考試。

南洋公學,即今天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最初創(chuàng)立于1897年,由當時著名的大官僚買辦盛宣懷任督辦,所有的資金幾乎均來源于盛宣懷的鐵路、電報、招商局企業(yè),是當時民族資本家辦學的杰出典范。南洋公學亦像別的這類學校一樣,希圖教學的面很寬,從師范院、附屬小學、中學到鐵路班,面面俱到,與現(xiàn)在的學校分級分科精細很不同??梢哉f,南洋公學是當時中國最完備、是人才濟濟的學府。

l901年,監(jiān)督沈子培提議,在原有的基礎上,再開設一個特班。有點類似于今天某些大學開辦的研究生班,但這個特班,所要培養(yǎng)的人才日后去向卻十分明確,是為將來的經(jīng)濟特科作準備。這個經(jīng)濟特科既帶有濃厚的官方色彩,是政府選拔當下最合用人才的一個途徑。  

特班一批只招生二十余人,這些學生首先還是得擅長古文。也就是說,他們應具有科舉考試必備的素質。在此基礎上,學校才會教授他們新學知識,以期將其培養(yǎng)得與當朝大臣們一般不二的傳統(tǒng)為官水平,又能適應當時的國際大環(huán)境。

這無疑是一部天梯,一道捷徑。

幾千年發(fā)展延續(xù)下來的封建科舉制度,到了清朝末年,已成強弩之末。由科舉考試層層通關選出的人才,需具備的,除了自身出類拔萃的古文作文水平外,還需仰賴幸運之神照拂。故而,李叔同的兩次鄉(xiāng)試落敗,我更希望僅以不走運來加以評判。

母親自然希望他能像父兄一樣,起碼考取個秀才。但她更明白當下的時局動蕩不安,他即便有足夠的耐性一年又一年地去參加考試,或許亦不可能像他父親那樣,直到霜滿鬢才掙得個官職。來不及,今日難料明日事。京城尚且能被八國聯(lián)軍攻下,還有什么是不可能的?雖說她只是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婦道人家,但她既明事理,又十分了解自己的兒子。于是鼓勵他認真應對南洋公學的考試,一定要抓住這一次機會。

一個人的思想與際遇一樣,亦會因外界的影響而產(chǎn)生變化,這影響往往來自某個特別的人。蔡元培先生在這一時期對李叔同的影響,恰如馬一浮先生對他皈依佛門的影響,至關重要。

戊戌變法失敗后,原任翰林院編修的蔡元培,對清廷大失所望,黯然辭官回鄉(xiāng),開始一心興辦教育。后被請出,任南洋公學特班中文總教習。

在南洋公學還有另一人與蔡元培經(jīng)歷相仿,那就是張元濟先生。兩人均于科舉時代考中了翰林。變法時,光緒皇帝甚至曾親自召見過他,當時任翰林院章京的張元濟進言,興辦新式學堂,培養(yǎng)各種人才,注重翻譯。變法失敗,他明知自己必會獲罪,卻平靜地坐等殺頭坐牢。若非李鴻章相救,他很可能會落得與戊戌六君子同樣的結局。李鴻章將他推薦給盛宣懷,擔任了南洋公學譯書院院長。

在我的印象中,兩位先生均是一副學究天人的樣貌。戴眼鏡,鏡片是圓圓的那種,架在鼻梁上讓人總擔心會滑下來。而蔡元培先生上唇蓄著胡髭,臉型亦較張元濟先生多了些棱角,故更具一番威嚴感。

李叔同那日的主考不知是誰。據(jù)與他同期參加考試的黃炎培回憶,他當時竟被張元濟先生問到是否信仰宗教。當聽說不信時,張先生很滿意。于彼國難當頭之際,作為當時進步知識分子代表人物的張元濟先生,想必會對宗教產(chǎn)生排斥心理。他必不愿見到自己花費心血苦心培養(yǎng)出來的高等人才,最終竟遁入空門。然而,宗教信仰是否能與愛國救國統(tǒng)一起來,這個問題恐怕他還并沒有仔細琢磨。

城南草堂外,望眼一片片金色的稻田,田里一叢叢一束束堆著一人來高,剛剛收割下來的稻秸。他扶著母親,走過小橋,頭頂著秋日暖陽,靜靜地站著。他考上了南洋公學,以第十二名的成績。母親滿臉欣慰的笑意,不時轉臉仰視他。瘦弱的身軀,輕得仿佛只是一件搭在掠衣繩上的大衣。而就是這樣一副弱不禁風的身板,適才還在忙著和妻子一道,收拾要搬去學堂宿舍的衣物。

學業(yè)旦有小成,天底下最開心的莫過于母親。

如今,我看著南洋公學特班學生的名單,不得不由衷嘆服,當年選拔招收這批學生的人,是怎樣的別具慧眼??!人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于眾多應考學子中,挑出二十位頂尖人才已屬不易,而這些人又能幾乎擁有相同相類的質素,則更難上加難。邵力子、黃炎培、謝無量、王世瀲、胡仁源、殷祖同、項驤、洪允祥、貝壽同,這些人后來均為國家為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他們或成為有知識的革命者,或成為進步文學家、桃李滿天下的教育家,人人俱走在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最前列。

選拔固然重要,培養(yǎng)更是使他們個個成材的關鍵。

特科班第一堂中文課。陽光透過品字型窗欞,直照到講臺上。身穿樸素長袍的蔡元培先生,臉上不帶一絲笑容,鏡片后射過來的目光,掃視過下面坐著的每一位學生。這些年輕的臉孔,像一朵朵正迎向太陽的向日葵花,孜孜渴求著知識的光芒。他內(nèi)心其實并不如面上一般平靜,要知道,這屈指可數(shù)的二十余個學生,將是他救國希望的寄托啊。

時間急迫,他深知,故而他連第一堂課該有的套話都沒有說,直接上來就開始介紹這一門中文課的教學內(nèi)容和課程安排。特班生可學的門類很多,他說,有政治、法律、外交、財政、教育、經(jīng)濟、哲學、科學、文學、論理、倫理等等,一共三十多門。你們每人可以自定一門,或兩門,或三門。等大家各自選定后,我再給你們每人開具主要和次要書目,依照次序,向學校圖書館借書,或自購閱讀。老師講解輔導只是一個方面,而且是個次要的方面,主要靠你們自己去認真閱讀領會。我的方法是,要求每人每天必須寫出一篇閱讀札記,交上來由我批閱。

學生宿舍有一人間的,有兩人間的,李叔同選擇了一人間。家庭條件優(yōu)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從未與別人共用過一個房間,除了妻子俞氏。想起妻子,便自然想起了母親,和兒子準兒。準兒早慧,這一點與他十分相像。一想到兒子那可愛的小臉,胖胖的蓮藕節(jié)一般的小手小腳,他不禁有些出神兒。

喂,李廣平,你這里收拾好了嗎?門被推開,隨著這聲帶著濃重四川口音問話進來的,是瞪著雙大眼睛,眉清目秀的同班同學謝無量。

快好了,就差這幾幅字沒掛好了。李叔同熱情地走過去,請謝無量看他攤在桌上的字幅。

剛才還一臉跳脫氣的謝無量,突然斂容安靜下來,如大石咕咚一聲沉入潭底一般,寂然無聲了。

足足觀摩了有一刻鐘還多,謝無量方才謹慎地問及李叔同早年主要臨過什么帖。李叔同趕緊將自己碑帖師承娓娓道來,接著亦婉轉相詢對方。謝無量原本對魏晉六朝的碑帖下過一番工夫,至此亦不諱言,自己向喜《瘞鶴銘》及鐘繇、二王。李叔同自見他專注于自己桌上字幅開始,既已想到此人必為書法有成之士,此番更是按捺不住巧遇相知的歡欣,執(zhí)住他的手,勢欲將他按在座椅里,聊個痛快。

謝無量這才想起自己原本是來叫上李廣平,與還在宿舍外面等著的洪允祥一起,去蔡元培先生那兒談心的,于是急忙操著四川國語說,廣平啊,等一哈么,先生叫我地現(xiàn)在去呢哦。

原來,特班除了日常的課程,上午英文、算學,下午中文外,還有每月的命題作文,而蔡元培先生更是通過批改學生的讀書札記和命題作文,來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動向。然后,每天晚上召集兩三個學生,直接到他的寢室里去談心。

大家都盼著快些輪到自己,每個人平時攢下的問題,關于所讀之書的,關于國家時事的,都想到蔡先生那里去一吐為快,進而好早點聽到先生的教誨和指點。為師者,不但要因材施教,更應一碗水端平,這一點蔡元培先生自十分重視,故而,去先生住處談心的機會可謂是人人平等的,平均每隔十天半月的,就會輪到一次。

李叔同這次的作文題目是《論強國對弱國不守公法之關系》。文章中他寫道:

世界有公法,所以勵人自強。斷無弱小之國,可以賴公法以圖存者。即有之,雖圖存于一時,而終不能自立。其不為強有力之侵滅者,未之有也。故世界有公法,惟強有力者,得享其權利。于是強國對弱國,往往有不守公法之事出焉。論者惑之。莫不咎公法之不足恃而與強弱平等之理相背戾。

廣平啊,說說你作這篇文的觸發(fā)點吧。柔和的燈光映照下,先生顯得比平時課堂上更加和藹可親。

這時的李叔同,還是一心希圖通過變法來拯救國家,所以他選科時自然而然地選中了法律。然而,無論怎樣鉆研國際法,他的腦海里對剛剛訂立的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之憤慨都始終揮之不去。國家不富強,怎么會有什么國際公法來保護你呢!

先生聽著李叔同有些激動的論述,不時表示贊許地頷首微笑。這是個感性與理性并重的學生,思維邏輯性很強,口才亦屬杰出,他日定會有一番令人矚目的成就。

聽完了李叔同的話,先生方才接言。目下我中國備受列強欺凌,自強自立是首要的。不過,你亦曉得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不了解國際上的公法,不了解西洋各國的情況,不啻為閉門造車啊。廣平,你可以來修筑這座橋梁,將國際上的法學書籍翻譯過來,介紹給國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