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繡樓

當你途徑我的盛放 作者:《讀者·原創(chuàng)版》雜志社


繡樓,一個香艷的名字,是舊時大家閨秀的居所,又叫閨房或閨閣。唐代詩人沈佺期的《三歌》中說:“璇閨窈窕秋夜長,繡戶徘徊明月光”,把繡樓帶入了一種凄婉憂傷的境地。庭院深深,月光如水,窗幔攏掩,云鬢半露,“繡閣鳳幃深幾許?曾聽得理絲簧”,伴著叮咚琴韻,樓上麗人清淚兩行,黯然神傷之際,心已飛到遠處。

《紅樓夢》中的稻香村、瀟湘館、衡蕪院,都是曹雪芹筆下的繡樓,大觀園的小姐們曾在這里演繹出一段段動人的故事。金庸的武俠小說《連城訣》中,俠客丁典與知府小姐凌霜華,在繡樓上下長相望的情節(jié),不知感動了多少純情少年?!读凝S志異》《閱微草堂筆記》中,繡樓出現(xiàn)的頻率更高。佳人思春,人鬼幽會,離了繡樓,文學的天地中不知會少了多少動人的場面。

繡樓太容易給人豐富的想象,也太容易讓人情不自禁。佳人居住的地方,至少應該花香馥郁、竹影搖曳,是個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都t樓夢》中描寫的瀟湘館,粉垣一帶,清泉一派,修舍數(shù)楹,游廊曲折,翠竹掩映,雨打芭蕉,仙境一般把人帶入了一個美景佳人的誤區(qū)。其實那是賈府給已經(jīng)當了貴妃的元春看的,林黛玉不過是借住而已。在處處講究倫理綱常男尊女卑的封建大家庭中,小姐繡樓通常修建得低矮狹窄,是整個宅院中比較差的建筑。

第一次看到繡樓,是在太行山深處,如今被稱為“皇城相府”的午亭山村。鱗次櫛比的豪宅中,相府小姐的繡樓簡陋得讓人不能想象。一道過廳,兩廂矮屋,走過院子,正房就是繡樓了。沒有雕欄玉砌,也沒有花草扶疏,更談不上清泉流水、脊飾獸頭,光禿禿的一座四合院,讓人實在難以認同這就是相府小姐居住的繡樓。當年,康熙皇帝寵臣、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的孫女陳靜淵曾長期在這里居住。繡樓名叫“悟因樓”,是其父陳豫朋所題,取“悟卻前因,萬慮皆消”之意。然而,陳靜淵的憂郁豈是一句話能夠消得的。

陳靜淵自幼才華橫溢,聰慧好學,工詩善書,一生中有多半時間在繡樓中度過。“十三上樓,十四盤頭,十五出閣”,嫁人后,命運多舛,年輕寡居,又回到了這凄冷幽閉的地方。入夜,秋葉飄零,月色溶溶,凄風蕭蕭,秋蟲嘰嘰,幢影魆魆,陳靜淵不由悲從中來:

空庭寂寂晚風寒,

月色溶溶映畫欄,

無數(shù)扶疏花竹影,

小窗紅燭坐更殘。

身處繡樓,孤獨寂寞的陳家小姐也許只能這樣賦詩抒懷,顧影自憐,最后,無可奈何花落去,終于像紅燭一樣銷蝕了自己。

皇城相府氣派豪華,處處表現(xiàn)出當年清廷重臣的威儀。繡樓中的模特造型卻大失水準,失調(diào)的比例、生硬的線條和粗糙的處理,讓人又為當年的佳人多了一分憐惜。

黃河岸邊的磧口古鎮(zhèn),明清時期曾經(jīng)是山西著名的商埠,鎮(zhèn)內(nèi)古樸氣派的豪宅連片。甲申年初夏,我與幾位友人住進了一位名叫馬世恩的農(nóng)民家里。老馬四十多歲,經(jīng)常閃著一雙大眼,對客人極熱情。我們?nèi)胱r,中央電視臺正在磧口拍攝電視連續(xù)劇《民工》,廂房里住著一群嘰嘰喳喳的女演員,老馬夫妻為我們騰出了自己居住的正房。夜晚,一群人與老馬夫妻坐在院子里閑聊。月光殘照,清風習習,不遠處的黃河濤聲轟鳴。對面的房子在地上投下一片陰影,一位女演員問:“這座房子原來是作什么用的?”

老馬回答:“小姐繡樓?!?/p>

女演員瞪大眼睛,說:“小姐繡樓就是這樣的呀!”

那是現(xiàn)在院子里唯一不能住人的房子。白天我已仔細看過,房子屬磚木結(jié)構(gòu),三間兩層,殘破簡陋,下面堆放雜物,走上一道狹窄的木樓梯,上層就是當年小姐居住的地方,如今空空蕩蕩,積塵盈屋。女演員圍著繡樓走了一圈,嘆道:“小姐怎么會住這種地方?!痹捯粑绰?,幾只蝙蝠飛進去,撲騰騰響,弄出了動靜,像有人在上面打斗,接著,又有鴿子咕咕叫,聲音怪異凄厲,女演員頓時花容失色,呆在繡樓下半天說不出話來。

距磧口古鎮(zhèn)不過二里的西灣村陳家堡,是當年一位陳姓富商內(nèi)眷居住的地方。堡內(nèi)高低錯落的明清建筑枕山臨水,依勢而立,盡顯古樸之氣。在一座逼仄的小院里,我又一次看到了小姐繡樓,還是那么殘破凄涼,讓人望之而生凄惶之意。緊依樓梯的院墻上開著不過一尺見方的小洞,似碉堡上的槍眼。細看,卻又顯低顯小。一位了解內(nèi)情的朋友說:“這是專門為小姐們留的?!?/p>

趴在洞口往外看就明白了,方形的洞口里別有洞天,外面是一道坡,遠處是狹窄的村巷,往來行人盡收眼底,再遠就什么也看不到了。朋友說:“這洞口,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小姐們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途徑?!睅讉€人圍著洞口看了又看,感嘆不已,遙想當年,幽居的年輕女子滿懷著渴望,每天不知道要在這洞口前望多少次。

沿著陳家堡石鋪的巷道,走到最高處的一座院子,一位年近九十歲的老太太笑呵呵地迎接了我們。老人面容福態(tài),滿頭銀發(fā),小腳細腿,眼不花耳不聾。談話中我們得知她有九個兒子,二十幾個孫子。問起當年家里的境況,老太太說:“老一輩人也是做生意的,在磧口鎮(zhèn)有店鋪?!痹賳柪先思抑恢郎馍系氖?。老太太呵呵笑:“那時候我還做姑娘,大人們從不給女人講生意上的事,整天待在家里?!甭犕昀咸脑?,我想起了繡樓中的小姐,莫非她也在那樣的繡樓上住過,在那樣的洞口前望過?也許滄桑歲月磨去了老人家的記憶,從老太太開朗的笑聲中,已經(jīng)聽不出小姐們的凄然。

那一年,我走過了山西的許多古宅院。丁村明清民居、喬家大院、渠家大院……每一處大宅院里,都藏著一座繡樓。每一座繡樓都在訴說著舊時大家小姐們的憂傷,一座座都是那么逼仄,一座座都是那么凄涼,全然不是想象中的環(huán)境幽雅,花紅竹翠,脂香四溢,玲瓏別致。靈石王家的一座大院里,主院二樓是小姐繡樓,雖有雕花圍欄的廊檐,卻只可以通到父母的房間,外人是絕對進不去的。小姐從12歲到15歲出閣,別說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連樓也很少下去,每天能做的事就是彈琴賦詩做女紅。太谷的曹家大院里,小姐繡樓竟人為地比其他房子縮進去幾尺,以遮擋閨中人的視線。民間故事中小姐拋繡球擇婿的情景,只是底層百姓的奢求,也是住在繡樓之上的小姐們的無奈,但從小姐繡樓在宅院內(nèi)迂回幽深的位置看,有一點可以肯定,擇婿的繡球不可能從繡樓拋下。

定襄河邊村閻錫山故居中,五妹子閻慧卿的繡樓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閻慧卿,乳名五鮮,曾服侍過閻錫山的起居,擔任過“國大”代表和同志會婦工會主任等職,太原城破之日自殺。在許多文學作品中,閻慧卿是個參與軍政大事,幕后操縱山西政局的鐵腕女人,沒想到,她的繡樓也與一般女子的沒什么兩樣。雖說精致小巧,卻也同樣夾在兩旁高大的屋宇中,低了許多,站在繡樓上,根本不可能望見外面的世界。男尊女卑的倫理綱常即使在建筑上也表現(xiàn)得如此突出,曾經(jīng)風光一時的五妹子到底沒能擺脫女性可悲的從屬地位。

各個繡樓中的陳設,都是依照文學作品中的描述,再加上想象布置的。一張古箏,兩張靠椅,幾幅仕女圖和數(shù)張紙箋,再加上蒙眬的帳幔,把繡樓渲染得古色古香,充滿了浪漫情調(diào)。但人去樓空,空蕩蕩的繡樓總給人以凄涼蕭瑟的感覺。當年獨居閨閣的大家小姐們,無外乎在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中,如相府小姐陳靜淵詩中所寫的那樣,過著一種“盡日掩扉成獨坐,一爐香篆一蒲團”的生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