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人制度上,他又規(guī)定,同仁堂不用學徒,只請有技藝的工人。有一天,樂平泉來刀房巡視,一位新來的員工就陪著小心問:“老爺,同仁堂用不用徒弟?我有個朋友的兒子,挺老實,也聰明……”
樂平泉打斷他的話說:“咱們同仁堂不用徒弟,這是規(guī)矩。到這兒來的,都得是像您這樣有本事的。”
老北京的中藥鋪,大都在年后招收學徒,一般都要求有舉薦人、有鋪保。徒工第一年只干零活,如搞衛(wèi)生、搭拆門板和鋪板,第二年才開始學業(yè)務,第三年能夠獨立操作了,才算出徒。當時招收學徒的主要目的,不是為培養(yǎng)人才,而是為了節(jié)省成本。
看著對方疑惑不解的樣子,樂平泉解釋說:“用學徒是為了省錢,也為了后續(xù)有人。但是有這么句行話,說用學徒是‘省錢費飯多勞神’。學徒手生,容易出錯,咱們要是賣布,或是賣油鹽醬醋的倒也罷了,無非是差兩尺布,少二兩醋的事兒,抓錯藥可是要出人命的,而且咱們又是給宮里供藥的,陪著小心當差還怕掉腦袋呢,哪敢用生手??!你把這些給你那位朋友講明白了,別讓他誤會你不辦事,實在是同仁堂不能壞了自己的規(guī)矩?!?/p>
那位技工聽了,雖然連說:“喲,對不住,我初來乍到,不知道咱們同仁堂的規(guī)矩,您別見怪?!笨赡樕线€是透出失望來。沒有想到樂平泉又說:“不過呢,咱同仁堂也得用人,你要是愿意,可以把你的本事傳給你兒子,將來讓他到同仁堂來干?!?/p>
那位技工一聽,喜出望外,連連說:“喲,那敢情好!我那兒子打小時候就喜歡拿木片切泥巴玩,我一看,將來一準跟我一樣,還是干刀房的。我一想,我們家上自祖輩下到兒孫,看來也就是狗熊耍扁擔——就練這一招兒了。我就教他學這點兒家傳的本事吧。現(xiàn)在學得也差不大離了?!?/p>
樂平泉說:“對,把絕活都傳給他,將來這刀房代代都是你們家的?!?/p>
從那以后,這位員工更是努力干活,積極向子孫傳授本領。誰不為后代的前途著想呢?
同仁堂鼓勵員工“下傳子”,并且愿意雇用員工的子孫,就是鼓勵有技藝的工人把自己的拿手技藝和絕活教給后代。同仁堂實際上是用這種制度,為自己培養(yǎng)有專業(yè)知識、有精湛技能的后備人才,同時又免去了培訓費用。員工也因此特別珍惜自己的工作,熱心把“絕活”傳授給自己的后代。這和現(xiàn)在某些企業(yè)動不動就“砸飯碗”、“炒魷魚”的粗放式人才管理形成了鮮明對比。樂家這種用人制度雖然也有為了方便管理,有讓員工“連坐連?!钡淖饔?,但畢竟是“利益共生”型的,而不是“你死我活”式的。在這種制度下,同仁堂形成了許多家族式的專業(yè)人才,他們往往代代承襲同仁堂的一個部門,做出了成就,做出了名聲,如“周家賬房”、“配料郭”、“查柜劉”等,都是代代相傳。
樂平泉還立下規(guī)矩,不準子弟經營藥行以外的行業(yè),尤其是賭業(yè)、當鋪、高利貸和飯莊等。他認為從事賭業(yè)雖然一時能暴富,但最終沒有幾個能得善報的,既害人又害己。開當鋪、放高利貸的或是昧著良心賺窮人的錢,或是趁人之危,落井下石,有損祖德。而飯莊餐館免不了殺生,這對篤信佛教、提倡濟世養(yǎng)生的樂家來說,自然是大忌。同時,樂家世世代代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孟子有言:“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边@也是絕對不允許樂家子弟從事餐飲業(yè)的原因之一。但更深層的意義還是擔心樂家的后代沉迷于酒宴之中,貽誤了大事,消磨了進取心。這和現(xiàn)在一些人習慣在宴席上談生意,陪客人出入賭場甚至色情場所,真是鮮明的對比。同仁堂能延續(xù)數百年,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