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國家解放同仁堂獲新生(13)

國寶同仁堂 作者:邊東子


樂松生認為鄭啟棟的話很有道理。在深入探討后,他們決定,就按這個思路干下去,運用現(xiàn)代科學(xué)的方法對藥料進行提煉精制。他們還制定了藥料提煉的原則:不增減原配方的藥味和用量,只是通過提煉把藥料中的淀粉、纖維等無效成分去除掉,而將有機酸、生物堿、精油、高級醇等有效成分保留下來,并且不加防腐劑,不遺留提煉所用溶劑的氣味。

萬事開頭難。做這項工作,要查大量文獻,除了要克服人手少、缺乏懂外文的人才等困難外,還要做大量的實驗。當(dāng)時的條件非常簡陋,儀器很少。比如,想提取揮發(fā)油,沒有提油器,試用過好多種方法,也能只提取出一些帶著些香味的水。為了達到目的,鄭啟棟他們連眼科醫(yī)生用的洗眼壺都拿來試過了,就是分離不出油來。后來,他們自己動手燒制了玻璃管,才勉強提出幾滴油,以后有了提油器才解決了這個難題。

有一天,樂松生到實驗室來看鄭啟棟教授,問他有什么困難。鄭啟棟說:“這事看來簡單,可是越鉆進去,越覺得難。搞中藥現(xiàn)代化,也不是咱們一家,可是思路不一樣。咱們這條路看來簡單易行,其實復(fù)雜得很。這四味藥都是復(fù)方,中藥講‘君臣佐使’,每味藥在方子中的作用不一樣,要是因為提煉或配比不當(dāng),‘臣’變成了‘君’,或者‘君’變成了‘臣’,那就不只是亂了‘朝綱’,而是根本談不上藥效了。所以啊,難度是很大的。”

樂松生說:“事到如今,咱們是有進無退了。你知道嗎?咱們搞土改的江中縣出了一個志愿軍戰(zhàn)斗英雄,叫黃繼光,現(xiàn)在已經(jīng)全國聞名了。他用自己的身體堵槍眼,為部隊打開了通路。咱們這回也得拿出舍身堵槍眼的勁頭,就是把命搭上,也要把中藥現(xiàn)代化這條路打通!”

“好,咱們也堵一回槍眼!”鄭啟棟爽快地說。

實驗中的困難重重,因為參考資料少,方法不成熟,剛開始制出的香連片,黏黏糊糊,粘成了串。樂松看看,嘆口氣說:“唉,樂家老鋪怎么改做糖葫蘆了?”

以后,鄭啟棟和試制人員一方面向老中醫(yī)、老藥工學(xué)習(xí);另一方面又廣泛收集文獻資料,在實踐中不斷提高。1953年 4月,銀翹解毒片、牛黃上清片、香連片、女金片四種中藥片劑終于試制成功了。以銀翹解毒片為例,每片只有1.2克重,只要服用兩片,就相當(dāng)于一顆藥丸的療效,而一顆藥丸竟重達6克。

樂松生把四種中藥片劑的科研、生產(chǎn)、檢驗和臨床材料報到主管部門,準備投產(chǎn),可是等了兩個多月,也沒有批文。樂松生并不是個急性子的人,可是這回他坐不住了,一再讓人去催辦。

由于催問沒有結(jié)果,樂松生只好去搬救兵。他再次找到彭真市長,彭真對樂松生試制新劑型,從來是有求必應(yīng)。在他的過問下,衛(wèi)生部終于在1953年 7月下發(fā)了批準生產(chǎn)的文件。

1953年國慶節(jié)前夕,樂松生把改進成功的四種中藥片劑正式投產(chǎn),并且以此作為國慶四周年的獻禮。這時大家才明白樂松生為什么那么急。

1955年5月,在北京德勝門內(nèi) 55號原達仁堂鹿苑的基礎(chǔ)上,樂松生又專門設(shè)廠生產(chǎn)中藥片劑,月產(chǎn)五十多萬片,產(chǎn)品也從四種增加到包括六味地黃片、舒肝片、藿香正氣片等在內(nèi)的 13種。1957年 4月,公私合營后的達仁堂國藥提煉廠劃歸北京同仁堂,改名為“北京同仁堂中藥提煉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