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月1日 星期一 北京
11時,出席在中華世紀壇舉行的顧拜旦138周年誕辰紀念會。之前舉行了關于顧拜旦的報告會。袁偉民、劉淇、我和桑蘭以及一位在京的法國人講了話。我在講話中突出了奧林匹克運動所追求的普遍性原則,正是奧林匹克運動的全球性,使它得以突破民族與地域的局限,把古代和現(xiàn)代、西方與東方融為一體,生生不息,經(jīng)百年而不衰。我也指出,在從未舉辦過奧運會的國家舉辦奧運會是完全符合奧林匹克運動的長遠利益的。我還再次發(fā)出這樣的信息,各申辦城市既是競爭對手,更是合作伙伴,是共同為奧林匹克運動作貢獻,應當互相尊重,無愧于奧林匹克這一稱號。
那位法國人的講話很生動。他說:“活力如紐約、魅力如巴黎、躍動如倫敦、摩登如東京、古老如雅典,這就是今天的北京?!比绻鄶?shù)委員對北京也持他這樣的看法,我們的申辦肯定成功。
但問題是,外國“主流媒體”駐京記者對這種報道不感興趣,我們自己的媒體即使報道了,也在國際上聲音太微弱。
2001年1月2日 星期二 北京
上午去奧申委,修改與格林斯潘等談話簡報,并簽發(fā)十多封復信,感謝對我生日的祝賀。
下午在家修改國際奧委會執(zhí)委會簡報。發(fā)信給薩馬蘭奇,寄去他被《中國體育報》評選為二十世紀十大杰出體育人士之首的報紙。
2001年1月3日 星期三 北京
上午去奧申委開會,討論2月接待國際奧委會評估委員會來訪時配合陳述的宣傳影片。雖然有上次申辦時的做法可資借鑒,但畢竟距離上次申辦已有8年,目前影視的手段更加先進,我國也有了迅速發(fā)展,因此上次的做法不一定適用于這一次。大家七嘴八舌,發(fā)表了一通意見,最后確定配合陳述的幾個單元,分別制作三部短片。
下午去天壇醫(yī)院看望因腦血栓偏癱的吳重遠。吳是上次申辦的主將,曾負責組織起草上次的申辦報告。這次他以70多歲的高齡又應奧申委之請,再次披掛上陣,參與起草這次的申辦報告。不料因勞累過度,日前突發(fā)腦血栓,造成半身偏癱??吹嚼贤救绱似疵瑢ξ沂莻€激勵和鞭策。(注:頻繁出訪和出席國內(nèi)外各種會議,加上審閱申辦報告中外文稿,由于夜以繼日的腦力勞動,最近我頗感疲憊,小腿經(jīng)常腫脹。有一次發(fā)現(xiàn)連自己的頭皮也浮腫了。在親友的堅持下,我在1月4日至1月13日住進協(xié)和醫(yī)院檢查。申辦報告剩余部分的最后定稿工作由魏紀中和樓大鵬負責,而我在住院期間仍然不得不閱讀或處理文件,或請假出院參加會議和外事活動。)
2001年1月5日 星期五 北京
晚,劉敬民來電話問候,并代表劉淇市長致意。劉告,明日上午在奧申委研究下周三向李嵐清副總理匯報的內(nèi)容;如可能,希我出席。
2001年1月6日 星期六 北京
上午向醫(yī)院請假,去奧申委,出席會議討論向李嵐清匯報內(nèi)容(迄今的工作、形勢分析、下一步工作)。我認為目前的形勢是“有希望,但有難度”,取決于國內(nèi)外形勢及我們的工作,分析時應實事求是,既不說滿,也不故意夸大不利的一面。
下午繼續(xù)看陳述報告(準備評估委員會來訪)。
上午分別向樓大鵬和王偉闡述我對奧運會舉辦方式的看法。迄今奧運會的舉辦方式或為單純社會辦(如洛杉磯、亞特蘭大),或為政府辦(如漢城、莫斯科),或者是兩者結合(如悉尼、巴塞羅那)。國際奧委會認為兩者結合的辦法最成功。北京的方式應為三結合,即政府、體育組織和社會。此點應在向評估委員會陳述時加以突出。
2001年1月7日 星期日 北京
麗娟告,魏紀中給家里去電話,認為我提的三結合的舉辦奧運會方式很好,這將是北京奧運會不同于其他奧運會的特色。
與魏紀中通話,他認為政府的主導與保證、體育組織的知識與運作、社會的資源和支援,是只有中國做得到的特色,是“承前”,而“希臘文化與中國文化(四大文明之一)的結合”是“啟后”,也是北京奧運會的特色。
2001年1月10日 星期三 北京
下午3時,李嵐清副總理聽取申奧領導小組的匯報。徐榮凱副秘書長主持。劉敬民做主要匯報,內(nèi)容有“入圍”以來的工作、申辦形勢及委員的態(tài)度、下一步工作和需要請領導定的問題。劉敬民講后,賈慶林讓我講一講委員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