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01年2月日記(4)

何振梁申奧日記 作者:何振梁


瑞士委員法塞爾對我說,他將支持巴黎,如果巴黎未進入決賽,他是否投票給北京,可以討論。

波蘭委員澤溫斯卡未直接允諾支持,但也未像法塞爾那樣封死。

2001年2月17日 星期六 莫斯科—法蘭克?!本?/p>

9時,薩馬蘭奇邀請在莫斯科的國際奧委會委員共進早餐。薩馬蘭奇在講話中強調俄羅斯是奧林匹克運動中十分重要的一員,指出今年7月全會的重要性,說現在國際奧委會就是奧林匹克運動。與薩告別時,他說:“北京的申辦有不少反對者,要注意,他們就是不想讓中國因舉辦奧運會而更加強大。”

席間,尼科拉烏告,他同土耳其委員厄爾德姆通了半小時電話,他對厄爾德姆說,伊斯坦布爾既然著眼于辦2012年奧運會,這次就不應支持巴黎而應支持北京。因為如果巴黎獲勝,伊斯坦布爾2012年將無望獲勝,而且那時北京肯定會繼續(xù)申辦,伊斯坦布爾怎么爭也爭不過北京。厄爾德姆同意。

2001年2月18日 星期日 北京

9時50分,返抵北京??唇哟也贾谩?/p>

返家后看國際奧委會《新聞匯編》,有不少不利于北京的報道。

警報不斷,令人擔憂。

與劉敬民通話,建議:1.對即將來訪的評估委員會成員加強一對一的工作,奧申委人員對他們要有具體分工;2.抓緊研究申辦的大形勢,確定對策。

與張清通話,了解對評估委員會的接待安排,指出他們應更主動地開展工作。

據麗娟告,昨日吳經國來電話告,媒體上不利于北京的報道增多,建議我們找公關公司。

2001年2月19日 星期一 北京

下午4時50分,在奧申委接受香港無線電視臺鄭麗矜和彭弗利德的采訪。鄭的態(tài)度還好,彭弗利德最后在“人權問題”上糾纏,被我頂回。臨別時我對他說,你既然在中國的土地上工作,應多了解中國,不要一知半解就批評指責。

晚6時25分,迎接國際奧委會評估委員會的菲律賓委員埃里扎爾德、英國委員雷迪、津巴布韋委員西托里。埃里扎爾德的口封得很緊。關于評估報告,他認為只能是用一些外交辭令,因為五個候選城市都具有舉辦奧運會的技術條件,而這次又只從技術角度評估,不涉及政治問題。政治問題不涉及是對的,這類問題應由委員自己判斷,評估委員會無法說三道四。

晚,應張清要求,參加碰頭會。我認為應加強和改進以市外辦為主的評估委員會接待工作。

香港《E-mail》報刊載法新社記者金歌采訪我后寫的稿子,重點是人權問題,報道較準確。我不妨學金云龍的辦法將消息轉發(fā)給有關委員,讓關心此問題的委員了解我們的觀點。

2001年2月20日 星期二 北京

起了一個大早,去機場接評估委員會正副主席維爾布魯根和費利等。今日評估委員會所有成員將陸續(xù)到達。委員會一行共17人,其中國際奧委會委員6人,國際單項組織代表3人,各國奧委會代表2人,運動員代表是世界著名撐竿跳運動員布勃卡,另有環(huán)境專家、殘疾人奧委會代表等。

9時半,出席奧申委執(zhí)委會,劉淇主持。

國際廣播電臺的王友唐等寫了一篇關于申辦的新聞稿,我在上面加了一段話:表決的前景取決于委員對三個問題的態(tài)度:1.尊重還是突破奧運會在各洲輪流舉辦的傳統;2.單純考慮技術條件還是優(yōu)先考慮具備條件而從未舉辦過奧運會的國家;3.堅持奧林匹克運動的普遍性及其宗旨,還是受來自體育界以外的冷戰(zhàn)思維壓力而偏離此原則。

2001年2月21日 星期三 北京

上午9時,開始向國際奧委會評估委員會陳述。雙方人員早早進入了會場,空氣似乎有些凝重。陳述會由屠銘德主持。劉淇和袁偉民先后致辭。劉淇強調了如果國際奧委會選擇北京,將是個歷史性決定,將對中國乃至全世界產生巨大影響。袁偉民援引了1908年《天津青年》雜志一篇文章所提出的問題:1.我國何時派運動員參加奧運會比賽;2.我國運動員何時在奧運會上獲獎;3.我國何時舉辦奧運會。袁說,前兩個問題早已有了答案,我們期待2008年實現在中國舉辦奧運會的百年夢想。

然后由維爾布魯根致辭,內容主要是介紹評估委員會的職責、工作方法和工作日程。接著由北京奧申委進行陳述。第一個陳述人介紹國家和北京情況。第二個陳述人樓大鵬介紹場館規(guī)劃和競賽安排。兩人的陳述都很成功,特別是樓大鵬,幾乎可以說是爐火純青。會場氣氛變得輕松、愉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