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中旬,聶榮臻會見了由中共北平地下黨介紹來的民主人士、文字學家符定一老先生。
符老先生帶交了彭澤湘11月7日、14日給聶榮臻的兩封信。
信中轉(zhuǎn)達傅作義表示愿意起義,用談判方式和平解決華北問題的要求。
此事關(guān)系重大,聶榮臻立即將信送交毛澤東。
19日,毛澤東起草了以聶榮臻名義發(fā)出的給彭澤湘的復電,要傅作義派代表到石家莊面談。
后來傅作義的代表遲遲未到。
毛澤東在同符定一面談后,11月26日得出了這樣的結(jié)論:“截至現(xiàn)在止,平、津、張、唐之敵,尚是固守計劃,沒有撤退計劃……在尚未解決蔣系以前,假如傅作義真愿意談判,我們應當和他談判”。
毛澤東用軍事打擊與和平談判兩手準備,來解決傅作義的問題,給了聶榮臻以深刻印象。
12月13日,聶榮臻接到中央軍委指示,要他任平津衛(wèi)戍司令,近日內(nèi)趕赴平津前線,準備接收平津,并做好接收及管理平津的工作。
接到指示,聶榮臻當天即帶領(lǐng)少量工作人員及一部電臺,從石家莊出發(fā),日夜兼程,趕往平津前線。
這時,他的心情是很舒暢的。
在全國來講,國民黨軍已由1946年時的430萬人降至290萬人,我軍已增加到300萬人。
無論是在質(zhì)量還是數(shù)量上,我軍都占了優(yōu)勢。
在平津地區(qū)來講,我們已將國民黨軍嚴密包圍在張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等幾個孤立的點上。
無論是軍事打擊還是和平解決,都已經(jīng)勝券在握。
他途經(jīng)高陽、涿縣、長辛店等地,于18日達到盧溝橋。
由于心情好,他還特地在盧溝橋石獅子旁照了相。
以后又繞道南苑機場,于21日到達薊縣孟家樓平津戰(zhàn)役前線指揮部,與林彪、羅榮桓等會合,參與指揮平津戰(zhàn)役。
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發(fā)出通知:“為著統(tǒng)一領(lǐng)導,奪取平津,并于爾后一個時期內(nèi)(大約3個月),管理平、津、唐及其附近區(qū)域的一切工作起見,中央決定以林彪、羅榮桓、聶榮臻三同志組成總前委,林彪為書記,”所有平、津地區(qū)的軍事、政治、經(jīng)濟等各項重要工作,都歸總前委管轄。
聶榮臻剛到孟家樓的第二天,12月22日,華北第二兵團進攻新保安,經(jīng)11個小時激戰(zhàn),全殲了敵第三十五軍19萬人,軍長郭景云與他的前任一樣,被迫自殺。
兩天后,華北第三兵團進攻張家口,在東北野戰(zhàn)軍一部配合下,共殲敵54萬多人。
這兩仗徹底切斷了傅作義的西逃之路。
聶榮臻在他的回憶錄里說,新保安、張家口殲滅戰(zhàn)之后,他萌生了能不能和平解決北平的問題。
他說,他在石家莊時就知道,“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已經(jīng)有用軍政兩手解決北平問題的打算?!?/p>
現(xiàn)在傅作義的王牌第三十五軍被殲,這對傅的打擊和震撼是極不尋常的。
如果我軍打下天津,“徹底打掉他逃跑的幻想,逼著他走上和平的道路,我認為,和平解放北平的前景是存在的,而且時機越來越成熟了?!?/p>
當時,劉仁領(lǐng)導的北平地下黨通過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中共地下黨員),將傅作義在選擇戰(zhàn)與和方面的思想動態(tài),不斷報到劉仁那里,劉仁則向聶榮臻作了匯報。
聶榮臻說:“幾十年來,我打過許多仗,能夠如此及時了解對方最高指揮官的動態(tài),還是不多的。”
源源不斷的傅作義的思想斗爭動態(tài),也增強了聶榮臻爭取和平解放北平的信心。
聶榮臻為使北平這個文化古都免遭戰(zhàn)火的破壞,使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免遭損失,他就這個想法與林彪、羅榮桓作了交談。
以后他又將自己的想法向中央軍委作了電報匯報,獲得毛澤東的支持。
聶榮臻正是懷著爭取和平解放北平的強烈愿望,參加了這方面的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