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援川討賊敗退黔東(2)

賀龍的非常之路 作者:顧永忠


而賀龍一心一意擁護孫中山,也不愿意受陳渠珍掣肘,因此,他愿意隨石青陽入川,支援熊克武打四川軍閥。

他對部下說:“我很想見孫中山,別人說他是孫大炮,中國就需要這樣的大炮。

清朝政府怕他,北洋軍閥怕他,因為這門大炮有威力,他把四萬萬同胞鼓動起來,這個威力還了得嗎?”

這年的初夏,賀龍率部隨石青陽來到四川省酉陽縣的龍?zhí)舵?zhèn)待命。

石青陽出任川東巡防軍總司令。

他對賀龍頗為賞識,在酉陽召開的軍事會議上把賀龍介紹給參加會議的熊克武代表余際唐、東防督辦但懋辛的代表吳詠南和他舊部旅湯子模等人說:“諸位請看,我請來了湖南一條龍,他才20多歲,就擔任了支隊司令,正是年輕有為!”不久,四川重新開戰(zhàn),熊克武、但懋辛和劉成勛的部隊向劉湘、楊森、袁祖銘的部隊發(fā)起進攻,石青陽的川東巡防軍從側翼配合熊克武等部作戰(zhàn)。

7月,賀龍和湯子模部協(xié)同作戰(zhàn),攻占了涪陵,趕走了袁祖銘部。

因作戰(zhàn)有功,賀龍被升任川東巡防軍警衛(wèi)旅旅長,駐守涪陵,擔任長江防務。

賀龍進駐涪陵后,體恤民情,廢除苛捐雜稅,除暴安良,穩(wěn)定民心,恢復社會秩序,大得人心,深受老百姓的擁護。

1922年秋,賀龍率部移師彭水,在駐防半年多時間里,他體察民情,清剿土匪,維護治安,平抑物價,振興實業(yè),發(fā)展教育,修橋鋪路,贏得了老百姓的尊敬和愛戴。

老百姓在他旅部駐地彭水縣郁山鎮(zhèn)立了一塊刻有“德媲宗韓”,“恭頌旅長賀云卿德政”的德政碑。

在賀龍率部離開彭水的時候,鄉(xiāng)親們向賀龍恭恭敬敬地獻了兩面繡著“經(jīng)文緯武”、“俎豆詩書”的錦旗。

1922年6月,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叛變,孫中山被迫于8月到上海避難。

賀龍憂國憂民,非常關心孫中山的處境,立即派周參謀帶了他的親筆信,去上海晉謁孫中山,表示忠于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事業(yè),愿為之努力奮斗。

身處逆境的孫中山,此時為有賀龍這樣對他忠心耿耿的革命志士,感到無比欣慰,給賀龍寫了回信說:“云卿先生鑒:周參謀持來大札,備悉一是。

邊徼火戍,艱苦逾恒,而壯志不渝,忠誠自矢,此真可為干城之寄,當勉望于無窮者也。

川中久苦內(nèi)戰(zhàn),邇來以各將領互開誠悃,共企新圖,遂有開發(fā)實業(yè)計劃,前各以書來陳說,文曾力贊其成,不獨為弭息內(nèi)爭,昭蘇民困之要圖,而給養(yǎng)有恃,簡練精益,一俟會討有期,建瓴而下,且可以襄成大業(yè),幸協(xié)圖之。

我駐閩各軍實力充裕,稍事休息,即須出討。

駐桂之張、朱各軍,現(xiàn)已下迫梧州,西江震動,陳逆料難久逭。

切望秣厲待時,共戡大難。

此復,即詢?nèi)纸?。?/p>

這封信,體現(xiàn)了孫中山對賀龍的嘉勉、無比信任和殷切的希望。

1923年1月,陳炯明叛亂被平息。

2月,孫中山回到廣州,重新組建大元帥府,決定組建“討賊軍”。

這個“賊”,是指北洋政府的直系軍閥曹錕、吳佩孚及如四川軍閥劉湘、楊森等各省的代理人。

6月4日,孫中山任命熊克武為四川討賊軍總司令,但懋辛、呂超、石青陽分任第一、第二、第三軍軍長,賀龍被任命為第一混成旅(又稱川軍第九混成旅)旅長。

在此之前,他已于4月中旬率部重返涪陵。

夏天,孫中山命令熊克武率討賊軍發(fā)起反攻。

賀龍旅在湯子模師、周西成旅的配合下,切斷了長江上游的水上交通,阻止吳佩孚沿長江以兵力和武器裝備西援,對重慶的川、黔軍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敵軍陷入了困境,一日數(shù)電向吳佩孚求救。

吳佩孚接到求救電后,急忙向日本帝國主義求援。

他同日本駐武漢總領事商定,由日商經(jīng)營“日清公司”的“宜陽丸”和“云陽丸”兩艘客貨輪幫助向重慶偷運軍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