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弱智的游戲,有挑戰(zhàn)嗎?有!機器中的分數(shù)設置只有四位數(shù),最高分數(shù)是9999分,之后再得分就會自動回0。而且,每個妖精的分數(shù)不一樣,有的是一分,有的是三分,有的是十分,所以當打到接近9999時,你就要小心計算了,因為如果錯打了一個,超過了9999,就會回0,得重頭開始了。為了保持我的記錄每天都是最高分,我不會像其他人那樣瞎打一通,而是一邊打一邊計算自己的分數(shù),打到9999分就自殺,不玩了。這樣,游戲就很有難度了。而且我剛開始不可能打得很好,需要一次次練習,這也是很大的“投資”。
最后,我每天兩毛五的結(jié)果幾乎都是9999,已經(jīng)練到爐火純青了。我每次都把名字的縮寫KFL寫上去,讓后面來玩的人都會看到這個記錄,知道誰是最高分,這還是很有成就感的。當時玩游戲的學生很多,甚至還要排隊,我若去的話大家都會說:“看,高手KFL來了!”
我在高中時很守規(guī)矩,從不玩這種游戲,到了大學,一下子沒有了家長的約束,比較自由,于是才開始玩游戲?;仡^想想。當時的我還是很幸運的,因為這些游戲不夠精彩,沒有讓我真的沉迷下去,每天我只是花兩毛五,放松20分鐘。當時如果有什么“魔獸世界”、“CS”,說不定我就會沉迷網(wǎng)吧,毀了一生。
就這樣,我打了一個學期的游戲,又是什么使我脫離了電子游戲的“魔掌”呢?是橋牌。我是在高中時跟朋友一起吃午餐的時候?qū)W會打橋牌的,進大學后,我參加了橋牌俱樂部,發(fā)現(xiàn)玩法不同了:大家都拿同一副牌,這樣就可以比賽,看誰打得最好。那時,也許因為中國人的“排隊心態(tài)”作祟,我特別喜歡參加橋牌比賽,目的就是想得第一。剛進大學的時候,我為了得第一就非常幼稚地找了一個老先生老太太聚集的“橋牌俱樂部”打,打了一段時間后覺得似乎該換一個地方了,不然除了常挨老太太白眼之外,牌技還越來越差。當時,許多地區(qū)都有橋牌比賽,于是我們就搭車到比較遠的地方去比賽,還去常春藤學校比如耶魯、哈佛去比賽,或去參加全美的比賽,這樣以來我們得了不少獎牌、獎杯。我的一個橋牌搭檔,后來參加了“百慕達杯”(類似于足球的世界杯的一個橋牌比賽),得了全世界第三名。他后來成為一名職業(yè)橋牌手,日子過得很舒服。我有時會跟人開玩笑地講:“要是我當初一直打下去,或許在橋牌領域也能有所成就呢!”
也許,有人會覺得打橋牌和打電子游戲沒什么差別,其實差別非常大:橋牌可以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也可以鍛煉人際交往能力。不過,我在大一時過于沉迷橋牌,一星期打30小時,這么以來就嚴重地影響了我的學業(yè)。
因為打電子游戲和橋牌,我大一時的成績只有。但是自從找到我的最愛——計算機之后,我突然感覺對學習有了相當濃厚的興趣。每次老師發(fā)了編程的習題后,我晚上不睡覺也要把它做完(雖然老師給了一個星期的時間)。那時,我不再想拿橋牌第一,而更想做計算機第一。在這樣的興趣驅(qū)動下,我在大二、大三、大四時的成績都是滿分,這樣才補救了大一的貪玩,使我最后得以從計算機系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yè)。
打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別的世界
我讀大學期間,靠家里資助差不多有兩年時間,后來我就沒跟家里要錢,靠自己打工掙錢完成了學業(yè)。我家在臺灣雖然算是小康,但按美國的標準衡量,還是付不起大學學費。當時,學校會給這樣家庭的學生提供打工機會,通常的做法是這樣:學費的三分之一是學校“給”你的助學金,另外三分之一是學?!敖杞o”你的貸款,還有三分之一需要自己打工掙(這種提高學費,但是人人讀得起大學的模式挺好的,值得現(xiàn)階段的中國大學學習)。
打工是大學生學習的良機。我比較幸運,有比較多的打工經(jīng)歷。
剛開始打工時,我什么也不會做,那就只能去做家教了。學校把我分配到黑人區(qū)去教一些墨西哥裔或黑人青少年,教書的地方在“哈林區(qū)”,是全美最危險的地區(qū)之一,離哥倫比亞大學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