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幸福是知足常樂
如今很少聽到有人說自己很幸福,經(jīng)常聽到的是不幸福:生活壓力大、找不到工作、買不起房子、物價上漲、離婚……是什么造成了這種狀況呢?現(xiàn)在我們的物質(zhì)生活越來越富裕了,為什么反而越發(fā)覺得不幸福了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的欲望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被無限放大了,人們的所得相對于膨脹的欲望越來越微不足道。欲壑難填,時時被名利纏身,處處在你爭我奪,何談幸福?常言道,“人心足,處處?!?,在知足的心態(tài)下,便不會好高騖遠,身心就會倍感輕松。
42
幸福是能力和欲望相平衡的境界
知足常樂不是要我們過苦行僧似的清貧生活,更不是在事業(yè)上不思進取,而是以一種平淡謙和、實事求是的心態(tài),追求能力和欲望相平衡的境界。研究表明,期望值過低會使人厭煩;而與個人實際能力差距過大的高期望值也會使人喪失信心和勇氣。有時,人們再怎么努力也很難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態(tài),持續(xù)地執(zhí)著,只能使自己愈發(fā)沮喪。這時,我們需要把期望值調(diào)節(jié)到和能力、境遇相適應的范圍內(nèi),才能使自己變得快樂和幸福。對生活失去任何欲望的行尸走肉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貪婪地在欲望中掙扎的生活狀態(tài)都是不可取的。
43
幸福取決于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
有一則故事十分有趣:第一個人用金碗喝水,但整天提心吊膽,害怕把金碗丟了;第二個人用泥碗喝水,非常自卑,整天郁郁寡歡;第三個人用自己的雙手捧水喝,輕松自在,既沒擔心,也沒自卑,每天快快樂樂。這啟示我們:幸福,并不取決于所擁有的物質(zhì)條件,在滿足基本生活條件下(喝水)取決于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44
追求的過程也幸福
必須承認,人的一生中不是所有的心愿都會實現(xiàn),只有佛陀才被稱為圓滿,連菩薩都有細微無明沒有斷除。我們要正視自己的弱點,適當降低期望值,不要勉強自己承受根本實現(xiàn)不了的期待。最完美的境界是不存在的,只要你盡力就好了,盡力之后就可以無恨、無憾、無悔。因此,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要抱著“過程第一、結果第二”的積極心態(tài),珍惜過程中的成長與人生體驗,享受追求過程中的幸福。世界著名勵志大師、美國人韋恩·戴埃博士說得好,“沒有通向幸福的路,幸福本身就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