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是一個懂得生命意義的人,他的案頭,擺著一顆骷髏。他時常對之發(fā)呆,蓋有所會心的。有一年,我在國防醫(yī)學院教書,同學們每人帶一顆骷髏,擺在書桌上;一位同學對我說:“想到我們自己將來的結束,不過如此,自該看破一點的!”“死”--對于我們活人,就有這么啟發(fā)的意義。
有一回,他巡行信豐,便道察看油山。油山在信豐、南雄邊境,山谷縈回,林木森茂,形勢非常險要。變亂后村落毀破,數十里無人煙?!疤印甭暑I隨從人員及衛(wèi)士三十余人,沿著山徑曲折入谷,經過了許多起伏山崗,約三十余華里,才到達了深谷。他們考察形勢,詢訪舊跡,天時已晚,便寄宿于山村的小寺院。寺經兵燹,破敗不堪。當晚天熱,一群人席地而臥,他睡在寺門木板上,也很甜美,一宿安靜得很。哪知第二天黎明,寺外人聲喧雜,夾有錯亂槍聲,心知有變,他連忙避入寺中。于是,雙方斷續(xù)激戰(zhàn)了三小時,才擊退那些暴客。事后一檢查,“太子”睡的那副床板上就中了三十顆子彈,你看,這情勢多險!
又有一回,他從桂林回韶關去,車從衡陽南行,剛過了柳州;后面的路基坍了一大截,相差不過半小時;你看,這情勢有多么的險。還有一回,他從桂林坐專機到重慶去,蔣先生也從貴陽坐專機回重慶;這父子兩架飛機,只差三分鐘,幾乎碰上了,可能父子同歸于盡,你看多險!這些經歷,在他的心頭有著深刻的影子的?他只是吃過面包的人,也和王充一般相信命運,以為“我生不有命在天的”了!
他的幾篇有名的演講,都是談到“生與死”、“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的問題的。許多人以為他的演講,是別人替他預備了底稿,他才依著底稿來發(fā)揮的。事實上并不如此,他的演講,決不要別人替他準備底稿的。大概是有了一個輪廓,他就那么觸發(fā)引伸開去。等到他的秘書替他速記完了,整理完了,他才重新修正一遍,其中自有神來之筆。
那篇談人生的演講所以出色,就因為他有所觸發(fā),這是他的部屬最不了解的一面。蔣先生的人生悟解,到什么程度,我還莫測高深;他(經國)要部屬讀張載的《西銘》,是什么動機,我也猜不透。我相信《西銘》所啟示的人生意義他是懂得的。這是“太子”比蔣先生進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