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樓是個濃縮的小社會,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也許是泡在書堆里太久的緣故,李嘉誠對茶樓里的人和事有一種特別的新鮮感。茶客們喜歡談古論今,散布小道消息,這和李嘉誠以前接觸的一切大相徑庭。在這種環(huán)境的熏陶下,李嘉誠的思維不再單純得像一張白紙。盡管如此,父親的遺訓(xùn)依然刻骨銘心,在這個異彩紛呈的世界中,李嘉誠并沒有遺失自我。
對小小的李嘉誠而言,這份工作的價值不只是一個"飯碗"。他深知自己不可以長期做一個小小的堂倌,也不能滿足于養(yǎng)活一家老小。他必須把茶館的工作當(dāng)做一個學(xué)習(xí)社會、體驗人生、積累人生的機會。
漸漸地,他發(fā)現(xiàn)茶樓的客人各具特色,各有喜好。言談舉止間,有的顯得儒雅風(fēng)流,有的則粗俗不堪,還有的沉默寡言。
于是,在干好工作的同時,李嘉誠開始暗暗留心觀察起每一個客人來。他首先根據(jù)茶客的特征,揣測他們的年齡、籍貫、職業(yè)、財富、性格,然后找機會驗證。接著他又揣摩顧客的消費心理,不久,便對一些顧客的消費需要和消費習(xí)慣了如指掌。如誰愛吃蝦餃,誰愛吃干蒸燒麥,誰愛吃粉腸加辣椒,誰愛喝紅茶,誰愛喝綠茶,以及什么時候上什么茶點,李嘉誠自己的心中都有一本賬。
于是,在同一位顧客下次再來時,李嘉誠便熱情地投其所好。顧客見這位小伙子如此的善解人意,感到自身受到如此的尊重,特別高興,自然樂于常來光顧,也樂于掏腰包。以至于到后來,李嘉誠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對于初次上門的陌生人,也能把對方的身份、地位、喜好和性格猜出來。
能贏得顧客的歡心,并能讓他們乖乖地掏腰包,這樣的伙計自然也能獲得老板的歡心。
于是,李嘉誠更加自覺地訓(xùn)練起察言觀色、見機行事的本事,很快便成為一個十分出色的堂倌,并迅速地了解了各種人情世故。
就當(dāng)時而言,李嘉誠訓(xùn)練自己察言觀色、見機行事的本領(lǐng),主要是為了干好這份得來不易的工作,但由于茶樓也是一個傳播生意信息的場所,李嘉誠從一些茶客的談話中暗自學(xué)到了許多做生意的訣竅。
后來,他的這種本領(lǐng)派上了大用場,成為他了解客戶的真實需要、駕馭客戶心理的絕招。甚至可以說,若無這項本領(lǐng),很難會有他后來取得的輝煌。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勸勉年輕人:"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一個人首先你得自己養(yǎng)活自己,然后才能去考慮夢想、未來、事業(yè)等問題,否則就只是空談。
李嘉誠從小性格剛強,在父親去世后,盡管舅舅表示要資助李家,但倔強的李嘉誠仍然決定中止學(xué)業(yè),打工掙錢。他相信只要自己肯努力,一定能有所成就。李嘉誠的舅父莊靜庵是香港鐘表業(yè)的老行家,今日有關(guān)香港鐘表業(yè)的著作,莫不提及莊氏家族的中南鐘表有限公司??v然如此,莊靜庵仍然沒有讓李嘉誠進(jìn)自己的公司。李嘉誠明白沒有人可以幫助他,他必須赤手空拳闖出一條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