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生命里的善與美(2)

美,看不見的競爭力 作者:蔣勛


講這些故事的時候,我明白為什么很長時間以來我不太講“善”這個字,因為我害怕這個字。如果我沒有足夠的行動的力量和能量去擔(dān)待的話,它會流于口頭和空洞。因此我先從阮籍這個故事講善與不善的問題。很多人可能會說,你看這個阮籍多不孝,然后告誡子女千萬不要像阮籍??墒侨罴侵袊鴼v史上一個動人的、活出自我的人。至于阮籍的善與不善,我想還是丟給在座的朋友來考慮。

我覺得善和美最精彩的,是可以拉回到跟自身行為的對話中,不僅僅是學(xué)術(shù)上寫一篇論文才去探討的問題。儒家有一個字我非常喜歡,也很喜歡在自己的很多論述里談到這個字,就是“仁”,仁愛的“仁”。這個字現(xiàn)在被誤讀得非常嚴(yán)重。我們常常講到仁,是說對別人仁慈,對別人仁愛。愛一個人,悲憫一個人,同情一個人叫做仁,大概跟西方講的kindliness是一樣的意思。

可是孔子講的“仁”的本義非常有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庶民文化當(dāng)中,有種小吃叫杏仁豆腐,里面有“仁”字;嗑瓜子有瓜子仁,里面有“仁”字。那么“仁”字有沒有可能是指種子堅硬的部分里面保有的最柔軟的芽呢?那個讓生命發(fā)芽的芽?有一天嗑瓜子的時候,我忽然想到這個仁可能是孔子講的那個仁的時候,嚇了一大跳。然后我就覺得哲學(xué)里“仁”字的含義,其實是生命應(yīng)該得到生長。那是善最好的本義。任何一個狀態(tài)的生命,不管是低卑的植物,還是動物或者是人類,它的生命都應(yīng)該被祝福。陽光在祝福它,空氣在祝福它,所有的水在祝福它,一切的食物在祝福它,使這個生命成長,就像一朵花在開放一樣。這會不會是儒家里“仁”這個字最早想要談的東西?它可不可能是發(fā)展成人類行為里的善更早的一個基因?我說基因是因為它不一定是對人,也可能是對一朵花,對一株植物。

我很高興今天這個主題沒有把善放在美上面,也沒有把美放在善上面,而是放在了對等的位置。也許善和美是一體、不太能夠分得開的東西。下面我講一個故事。臺灣每年四月會有一個桐花祭。桐花的種類有很多。臺灣有一種很高的桐木叫油桐。日本統(tǒng)治臺灣的時候種了很多油桐,因為可以榨油,同時木材很輕,又可以做木屐。后來不太用桐油,也不太用桐木做木屐了,所以漫山遍野都是當(dāng)年種下來荒廢的一片一片的桐花林。桐花到四月會開花,如果你四五月份有機會去臺灣的話,會發(fā)現(xiàn)高速公路兩旁的山上全是白花花的一片,整座山都變白了。所有人都會震撼于那片白色。我們說那是美,不是善。是美,好漂亮?,F(xiàn)在桐花祭變成了日本櫻花祭一樣的節(jié)日。大家喜歡在這個季節(jié)到桐樹林中走走,也規(guī)劃出了很多小路。桐花很特別,它開了以后就會大片大片地飄落,比日本的櫻花飄得還要快。如果站在一棵桐花樹底下,幾分鐘不動,身上就會全是桐花,地上也全是桐花。

我在書里曾經(jīng)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一次我在桐樹林那邊走,有個媽媽帶著一個五歲的小男孩也在那里。小男孩在地上玩,媽媽在跟別人聊天,距離比較遠(yuǎn)。過了一會兒,媽媽就聽到小男孩“媽媽、媽媽”這樣大叫,好像急得不得了,不知道該怎么辦。媽媽就看他,小男孩就說:“媽媽,媽媽,這樣……”他講不出話來。其實是他在玩的時候,花全落在周邊,后來他站起來想到媽媽那里去,可是不知道該怎么辦。因為要到媽媽那里去就要踩地上的花,而這個五歲的小男孩覺得不能踩花,因為每一朵花都好漂亮,只好一直叫“媽媽”。媽媽說:“笨蛋,過來?!蔽覀冏⒁?,有時候大人稍微不小心就會忽略孩子的善意跟美意。當(dāng)這個媽媽第三次說“笨蛋,你過來啊”時,我過去問她:“你兒子幾歲了?”她說五歲了。我說:“真了不起,如果他五歲舍不得去踩一朵花,我相信他一生都不會隨便去傷害生命?!鄙坪兔榔鋵嵤锹?lián)系在一起的,而五歲的孩子身上,會有那個本能。我相信他說不出理由,他完全講不出來,可是他的行為里有。他舍不得踩爛一個東西,毀壞一個東西。

有時候我覺得,我要跟這些年輕的生命學(xué)更多的東西,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在世俗里,我們經(jīng)歷了太多人與人之間權(quán)謀的爭斗,慢慢會失去對人最單純的善和美的信念。古語說:大仁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我們在追求知識、追求學(xué)問,越來越變成一個大人,可是必須要不斷回到兒童的原點,才能夠保有赤子之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