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炸彈狂人3

心理學其實很好玩 作者:高志鵬


1956年圣誕節(jié)前夕,《紐約時報》和美國各大報紙都刊登了這15個可能性。警察局的電話總機忙得不亦樂乎。

一天深夜,博士家的電話鈴響了:

“是布魯塞爾博士家嗎?”

“是的,您是哪兒?”

“我是‘F.P.’,你仍然摸在門外,后悔了吧!”咔的一聲,那一頭的電話筒就擱上了。

“F.P.”終于找上門來了,這使博士大為興奮。四天之后,“F.P.”又在一家圖書館和一家電影院里放了炸彈。12月26日,美國各大報又刊登啟事要“F.P.”上警察局自首,并公開答復關于他的十五個可能性的分析是否正確。第二天,答復信從韋斯特切斯特寄出:

拜讀了12月26日的報紙。若去自首的話,那我就是傻瓜。請別侮辱我的智慧,奉勸你們還是把愛迪生公司叫到法庭上去為好。

F.P.

梅特斯基

與此同時,愛迪生公司動員了大批人力,準備把它的人事檔案和公安卡都翻一遍。1957年1月初的一天,有個女職員在查閱20至30年代的檔案時,翻到一份名為喬治·梅特斯基的人事檔案。其內(nèi)容和其他人的大同小異,其中也有關于這位職員和公司的一場糾紛的記錄。不過,檔案中夾著一封梅特斯基本人申訴的信,信的語氣激憤,并有“卑鄙罪行”這樣的話。這引起了那位女職員的注意,于是它被拿出來仔細研究。

喬治·梅特斯基原是愛迪生公司的電機保養(yǎng)工,1931年9月5日,鍋爐發(fā)生回火事故時,他被燒傷。公司付給他一筆病傷津貼。他有沒有拿這筆錢,檔案上沒有說明。1934年1月4日,他說自己染上肺結核,要求終身殘廢津貼,公司拒絕了。幾個月之后,他的名字從工資單上注銷。

檔案里提到的重要內(nèi)容還有:在鍋爐出事那年他的年齡為28歲,照此推算1957年時應為54歲。梅特斯基是波蘭裔,羅馬天主教徒,他家住在康涅狄克州。

根據(jù)這些線索再進一步進行保密調(diào)查,材料表明梅特斯基未婚,他和兩個姐姐住在一棟獨立的住宅里。父母雙亡,他因慢性病而不工作,他的兩個姐姐供養(yǎng)他。梅特斯基身高1.75米,體重74公斤。他沒有犯罪記錄。鄰居肯定他的家是個和睦之家,他對人總是彬彬有禮,但是與人們保持距離,很少往來。

“這和布魯塞爾博士的描述簡直吻合到滑稽的地步?!本炀值膫商絺兠婷嫦嘤U,“那么,先到他家去瞧瞧吧?!?/p>

1957年1月22日,紐約警察局的四個偵探一起來到梅特斯基家的門口。經(jīng)過一番問詢之后,梅特斯基坦白了。據(jù)他交代:“‘F.P.’是Fair Play(公平對待)的縮寫?!彼虢璐藞髲蛺鄣仙?。

偵探們要梅特斯基跟他們?nèi)ゾ炀?,于是他進屋去換衣服。當他再度出現(xiàn)時,只見他頭發(fā)梳得光光的,搽了發(fā)油,腳上的皮鞋擦得雪亮。身上穿著一套藍色細條紋的雙排紐扣西服,上裝的三顆紐扣顆顆扣得緊緊的。

布魯塞爾博士的推測完全正確。

本案中的嫌犯具有典型的偏執(zhí)型人格,把曾經(jīng)的挫折歸咎于他人,認為是愛迪生公司導致了他今天的結局。

偏執(zhí)型人格的行為特點常常表現(xiàn)為:極度敏感,對侮辱和傷害耿耿于懷;嫉妒心強,自以為是,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慣于把失敗和責任歸咎于他人;患有嚴重的自卑心理等。

心理學啟示:

偏執(zhí)狂是一種罕見的精神病,以逐漸發(fā)展的按邏輯構筑的系統(tǒng)化妄想為特征。病程長,預后不良。最常見的是夸大被害或有關軀體異常的妄想,不伴有幻覺或分裂癥樣的思維紊亂。

據(jù)調(diào)查資料顯示,具有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的人數(shù)占心理障礙總人數(shù)的5.8%,由于這種人少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偏執(zhí)行為持否認態(tài)度,實際情況可能要超過這個比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