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代號為“文學家”的遠東局“常任副代表”(1)

解密檔案中的瞿秋白 作者:張秋實


 

2.迎頭痛擊“戴季陶主義”

五卅運動后期的一天,楊之華前往環(huán)龍路44號國民黨上海執(zhí)行部婦女部辦事。進入辦公大樓后,她發(fā)現(xiàn)走廊上、辦公室里到處堆放著一捆捆小冊子 ,封面上印著《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著者戴季陶。楊之華把看到的情況告訴了瞿秋白。

戴季陶,又名傳賢,筆名天仇。四川廣漢人,早年留學日本,參加同盟會,追隨孫中山。1919年6月8日,他與沈玄廬等人創(chuàng)辦《星期評論》,這是五四運動后創(chuàng)刊的第一個具有全國影響的革命刊物。作為主編,戴季陶在該刊組織翻譯和發(fā)表了不少馬克思經(jīng)典著作和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對此,瞿秋白是熟知的。他說:

中國的有馬克思主義理論,自然已經(jīng)很久;五四運動之際,《新青年》及《星期評論》等雜志,風起云涌介紹馬克思的理論。我們的前輩:陳獨秀同志,甚至于李漢俊先生,戴季陶先生,胡漢民先生及朱執(zhí)信先生,都是中國第一批的馬克思主義者。但是,只有陳獨秀同志在革命的實踐方面,密切的與群眾的社會運動相聯(lián)結(jié),秋白等追隨其后,得在日常斗爭中間,力求應用馬克思主義于中國的所謂國情。至于戴季陶先生,雖然他首先以馬克思主義來探求“中國之亂源”,胡漢民先生,雖然他首先以馬克思主義來解釋中國上古(戰(zhàn)國)的哲學思想;然而現(xiàn)在他們早已公開的拋棄唯物史觀······

這是瞿秋白在早已痛批過“戴季陶主義”之后的1927年說的。1925年的戴季陶在孫中山逝世以后,其右派嘴臉日益顯現(xiàn),反共活動逐漸公開。五卅運動后,戴季陶閉門謝客,在家潛心著文。他以《民生哲學系統(tǒng)表》為基礎(chǔ),先后撰寫《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chǔ)》、《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兩本小冊子,遂使有系統(tǒng)的戴季陶主義出籠。這兩本小冊子出版后,深受國民黨新老右派的歡迎,被他們奉為權(quán)威理論,翻印數(shù)量多達十幾萬冊,并有幾種外文譯本。

戴季陶主義激起了共產(chǎn)黨和國民黨左派的強烈不滿。他的理論不同于其他國民黨右派赤裸裸的反動言論,而是鼓吹所謂“純正三民主義”,打著孫中山的旗號來歪曲孫中山的革命思想,主要目的是限制和削弱日益活躍的共產(chǎn)黨,因而在理論上更具有煽動性、欺騙性。戴季陶反對馬克思主義,反對階級斗爭,反對共產(chǎn)黨,成為國民黨內(nèi)反共勢力集結(jié)的旗幟,給國民革命帶來了嚴重危害。因此,批判戴季陶主義,刻不容緩。

瞿秋白首先意識到戴季陶主義的危害性。他在一次黨中央會議上提出,必須對戴季陶主義迎頭痛擊。但是當時黨內(nèi)對戴季陶主義危害性的認識不一,有人認為戴只是小資產(chǎn)階級的代表,不是國民黨右派的代表,對他的小冊子不必太過在意。但是,瞿秋白與任弼時等人據(jù)理力爭,最后會議決定反擊戴季陶主義,并責成瞿秋白撰文批駁。

據(jù)楊之華回憶,瞿秋白接受這個任務后,立即找了一些同志了解各方面對戴季陶主義的反映,收集右派反共活動的材料,仔細研究戴季陶的小冊子。他一邊凝神思考,一邊在家里的小塊空地上來回踱步,或者坐到椅子上吸著煙,嘴里不知不覺地咬著筆端。他全神貫注地打著腹稿,忘記了周圍的一切。思考成熟后,就開始動筆,襯著復寫紙一口氣寫下去。一寫就是兩份,字跡整潔,像重新抄過的一樣。伏案工作一夜,瞿秋白寫成近萬字長文,批駁戴季陶主義,其標題是《中國國民革命與戴季陶主義》。

瞿秋白指出,戴季陶主義的實質(zhì)是:不僅要在思想上摧毀工人的階級斗爭,而且要削弱工人階級作為國民革命主力軍的地位,實際上,也就是要削弱中國的國民革命運動。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戴季陶故弄玄虛,大談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哲學基礎(chǔ)。正如瞿秋白所言:

戴季陶等這種思想的根本點,便是唯心論的一種道統(tǒng)說。所謂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哲學基礎(chǔ),竟只是仁慈忠孝的偉大人格,竟只是繼承堯、舜、禹、湯、周、孔的道統(tǒng)——戴季陶又繼承孫中山的道統(tǒng)!這算是中國的特別文化。國民黨的三民主義的責任,竟只在“發(fā)揚光大這種中國文化”。這完全是想把革命當做慈善事業(yè),當做孫中山、戴季陶等一些“君子”愛民的仁政。其實三民主義是很簡單明了的、中國一般民眾——各階級、小資產(chǎn)階級、農(nóng)民、工人等一致要求民族獨立、民權(quán)政治及所謂民生問題的解決(經(jīng)濟及生活的改善),很明顯的是因為帝國主義軍閥的壓迫和侵略,是因為中國國內(nèi)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所以各階級要求脫離共同的束縛,而有這一聯(lián)合戰(zhàn)線的共同政綱,這是唯物史觀對于中國狀況明切的解釋?,F(xiàn)在戴季陶用所謂民生哲學的仁慈主義來解釋,便使中國民眾聯(lián)合戰(zhàn)線的國民革命,變成了少數(shù)知識階級“伐罪救民”的貴族“革命”。他的主張,實際上是只要誘發(fā)“資本家仁愛的性能”和知識階級“智勇兼?zhèn)湟孕腥收钡臒嵴\,來替農(nóng)工民眾革命。這不但是純粹的空想主義,而且是要想暗示工農(nóng)民眾停止自己的斗爭,聽憑上等階級的恩命和指使,簡單些說,便是上等階級要利用農(nóng)工群眾的力量來達到他們的目的,卻不準農(nóng)工群眾自己有階級的覺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