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過,我心目中的理想市集,就是那種一看就讓我想下廚燒菜的市集,而柏若正是這樣的市集。柏若是倫敦最古老的果菜批發(fā)市場,從中世紀起,果菜批發(fā)商就在泰晤士河南岸的沙瑟克大教堂( Southwark Cathedral)旁邊做買賣。市集在一七五六年遷至現(xiàn)址,如今算來已屹立兩百五十多年了。
盡管柏若批發(fā)市場受到企業(yè)化經(jīng)營的大型超市影響,市況已不如以往,但是每周一至周五清晨兩點到八點,仍可見到零售商或餐飲業(yè)者前來采買辦貨。不過大多數(shù)市民和游客往往無緣一睹交易實況,因為批發(fā)市集最熱鬧的時段是在拂曉之前,大伙兒這個時候還在被窩里呢。
一般人所熟悉的柏若市集,是從一九九八年起才開始對散客開放的零售食品市場。批發(fā)市場只買賣果菜,零售市場則從蔬果、面包、奶酪、生肉、鮮魚至調(diào)味品、熟食、飲料等,包羅萬象,什么都有。柏若零售市場開放后,它標榜“精食”、講究食材水平的作風,立即贏得好評,很快就博得愈來愈珍愛美食之樂的倫敦中產(chǎn)階級青睞。再加上這幾年電視名廚杰米 .奧利佛一再帶動、鼓吹,柏若更加聲名大噪。如今只要是自認對美食還算有興趣的人,來到倫敦就一定來此一游。柏若市集一年的訪客人數(shù)多達四百八十萬。
我是在柏若食品市集開放兩年多后,才首度聞風而來,但對它是一見鐘情。這兒食材之多樣化、之精美、之新鮮,簡直令我目眩神迷,當下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我要是在倫敦有個小廚房,那該有多好!”
那一回,我們下榻旅館,大部分令我心儀的食材,我只能望而興嘆。后來兩度再訪倫敦,都因為這個那個的原因,借住在朋友家里,也不好意思搶人家的廚房,遂又只是在市集上買了些現(xiàn)成食品和干貨帶回荷蘭。今年初又到倫敦,我事前便跟約柏聲明,這一回鐵定要租住公寓,房子小沒關系,廚房設備可不能差,我要直奔柏若買個痛快,好好過一下在倫敦廚房烹飪的癮。
柏若是那種能夠給廚師很多靈感的市集,你看菇攤上那十幾種不同的菌菇,有臺灣人熟悉的蠔菇、秀珍菇、金菇、生香菇,也有臺灣市面較少見的牛肝菇和羊肚菌等。我一見到這些被月桂葉、百里香、迷迭香所環(huán)繞簇擁的菇類,腦中便很快地描畫出一大盤熱乎乎的野菇意大利面的景象,面上還撒了現(xiàn)磨的意大利干酪。這道菜雖非英國菜,而偏向意大利風味,可是要在這市集上張羅到適當?shù)牟牧?,簡直易如反掌。就在三五分鐘前,我便看到不只一家賣手工意大利面的攤子,還有橄欖油攤,甚至有一攤就只賣意大利帕爾馬干酪,一個個如車輪的干酪堆在攤上,看你要多少就現(xiàn)切多少給你。
再走幾步路,肉鋪里有各式英式生鮮香腸,也有北非口味的薄荷羊肉香腸。想吃別種肉也沒問題,你可以對肉販說明你想吃煎牛排還是燉雞,他或她便會推薦你買最合適的材料。這會兒我已經(jīng)有菇面了,要不要來塊迷迭香豬排當主菜呢?
然而不遠處,西班牙食品專賣店鮮切的 Jamon Iberico Pata Negra(伊比利黑豬肉火腿)看來油潤鮮美,我也想吃。別的攤子上還有英國傳統(tǒng)豬肉派、法國鴨肝醬、中東小麥香菜沙拉,都很好吃的樣子。而野味鋪大鍋里直冒熱氣的燉肉不知是什么,但看來頗令人垂涎。哎呀,隔壁魚鋪有蘇格蘭有機熏鮭魚,象牙白脂將玫瑰色魚肉襯托得更加誘人,表面閃著晶瑩的油光,我看也不必加酸豆或洋蔥末了,只消在魚肉上擠點檸檬汁,就很美味了。
柏若市集就像美食聯(lián)合國,凡是有點想像力的廚師,不管廚藝是專業(yè)水平,還是業(yè)余水平,甚至是個沒有多少經(jīng)驗的新手,在這足足有一百六十多家攤商的市集里,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食材,為自己和心愛的人烹制出一桌或許國籍不明,卻很對味的好菜。怪不得柏若市集會一連兩年被《標準晚報》評選為倫敦最佳市集。
跟以前的我一樣,如果在倫敦沒有廚房,那么市集上也有各式各樣即可食用的現(xiàn)成食品,從前菜的橄欖、干香腸和英式熏魚,主食的烤肋排或烤雞,配菜的沙拉或烤蔬菜,到可當甜點的土耳其千層酥、法式水果塔,琳瑯滿目,干脆就這里買一塊,那里稱一盒,帶回下榻的旅館或到教堂旁席地野餐吧。哦,對了,如果你想嘗試各種聽都沒聽過的英國奶酪,本店在柯芬園一帶的 Neal's Yard Dairy在市集邊上有分店,售有多種在自家窖內(nèi)熟成的英國奶酪,購買前可以試吃。逐“臭”之夫也許會跟我們一樣,本來只想買一塊英國最著名的 Stilton藍紋奶酪,可這也試吃一點,那也試吃一點,結果一口氣就買下五種不同的奶酪。
想坐下來吃一頓的話,市集內(nèi)有簡餐店,六七英鎊便可飽食一頓,吃完了可去茶吧點杯茶或市集邊著名的 Monmouth喝杯咖啡。坐在靠窗的座位,還可居高臨下,觀察市集的眾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