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廚房搬進客廳
作為家庭主婦,你每天與鍋碗瓢盆打交道,可能已經(jīng)對這些物件熟視無睹,但是對于孩子來說,這些不起眼的生活用具,卻是能帶給他快樂的無上妙品。
每一個小孩子都是天生的表演藝術(shù)家,他們利用“道具”,把生活場景模仿得惟妙惟肖。說實在的,就是我們這些家務(wù)的行家里手,都沒有他們表現(xiàn)得到位。淘淘熱衷于炊事,比我的動作還標準。
淘淘兩歲時最熱衷的游戲,就是把廚房里的用具不厭其煩地一件件搬到客廳,像是在開廚具博覽會。然后便開始上演廚師秀,有模有樣地模仿大人做飯。
那一段時間,每天都上演廚房故事,我則坐在沙發(fā)上當觀眾。別看只有兩歲的小不點兒,走起路來還跌跌撞撞,可操作起鍋碗瓢盆、勺子鏟子還是挺熟練的,也知道一些程序,從不弄錯操作流程。
在他做粥時,先把鍋放在茶幾上,然后拿起勺子,在空桶里做舀水的樣子,然后倒在鍋里,嘴里還發(fā)出“嘩”的聲音,接下來小手在茶幾的果皮盒里虛空抓一下,表示抓到了一把米,小手攥得緊緊的,看神情是怕米從指縫掉出來。把拳頭懸空到鍋中間的上方,才小心翼翼地把米撒在鍋里。探頭看看鍋,用勺子在里面攪一攪,嘴里自言自語地說:“水少?!苯酉聛碛窒衲O駱拥氐剿袄锶ヒㄋ?,大概來上四五下,才蓋上鍋蓋,把勺子放到鍋蓋上,騰出右手在茶幾下做出打火的動作,嘴里發(fā)出“啪”的一聲,說:“燒火嘍,燒火嘍!”
他在鍋邊站了一會兒,然后拿起勺子,左手掀開鍋蓋,嘴里吹著熱氣,右手拿勺子在鍋里旋轉(zhuǎn)攪拌著,然后再蓋上鍋蓋,繼續(xù)等粥煮熟。
讓我感到好笑的是,他模仿得簡直太到位了,特別是開蓋攪鍋的神情和動作,跟我是一模一樣,一副小心怕燙著的樣子,真是絕了。
他之所以能把我模仿得如此相像,是與愛在我做飯時纏著我分不開的。從淘淘五六個月開始,每次做飯,他都要我抱在懷里,比我距離鍋灶還近,觀察得自然仔細。每每做飯時,我左胳膊抱著他,右手操作,既要操作到位,又要兼顧孩子的安全。一頓飯做下來,連緊張帶忙活兒,那叫一個累呀!
許多父母都會發(fā)現(xiàn),幼兒期的孩子對父母買來的玩具不怎么感興趣,而對日常生活用品,如鍋、碗、瓢、勺等的興趣卻非常濃厚。其實,這是孩子在體智發(fā)育過程中的一個正常階段。孩子長到一歲半以后,走路已經(jīng)比較熟練,喜歡到處跑,見什么就玩什么。而且,在他們的眼中還區(qū)分不清楚什么是玩具。此時小孩還愛模仿大人做事,大人做什么他就會學(xué)著做什么,既然大人日常都用這些東西,小孩當然也要跟著用了。
所以,當孩子喜歡上生活用品時,沒必要對這種行為強行制止,而且應(yīng)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滿足他的探索欲和好奇心,為促進他智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育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有一天,淘淘正在客廳拿著鍋蓋玩,已經(jīng)懷孕6個月的同事小姚挺著大肚子來訪。她是來向我這個過來人請教經(jīng)驗的。見淘淘把鍋蓋當做車輪在地上滾著,覺得很好奇,說:“這孩子怎么不玩玩具?”
我說:“這不算玩具?”
小姚笑了,說:“我覺得買來的玩具才算玩具,生活用品孩子能愛玩?”
淘淘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愛玩生活用品,這時鍋蓋倒在地上了,他就用腳踩一踩,一會兒又用小手在鍋蓋上拍拍敲敲。
我給小姚解釋說:“他這是認為‘車輪’摔出了故障,在做維修呢。”
小姚對他這種稚氣的表現(xiàn)很感興趣,覺得小孩子玩起來還挺可愛的:“為什么小孩子會喜歡玩生活用品呢?”
我說:“在現(xiàn)實生活中,家中廚房里的鍋碗瓢盆,藥箱里的藥瓶和藥丸,針線盒里的線卷、扣子和針,以及家里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生活用品都強烈地吸引著孩子的眼球和好奇心,成了他們反復(fù)把玩的玩具。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與孩子的心理特征以及生活用品的本身特點密切相關(guān)?!?/p>
小姚撫摸著自己的肚子,又看看淘淘,不無擔憂地說:“我覺得孩子玩這些生活用品有危險,不如給他買那些仿真生活用品玩具。”
我說:“真實的生活用品能與孩子產(chǎn)生互動性,增強其成就感。雖然玩具市場有不少仿真生活用品,例如遙控器、相機、手機等,但它們只是形狀和大小的仿真,在功能上不可能仿真,所以聰明的孩子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兩者的區(qū)別。因為真實物品能產(chǎn)生互動,一摁遙控器,電視機的開關(guān)或頻道就會發(fā)生變化;一摁相機開關(guān),相機的鏡頭就會打開,拍出照片。這些用品能對孩子的動作產(chǎn)生回應(yīng),大大增強了他們的興趣和成就感。”
小姚的擔心不無道理,真實的生活用具不同于玩具,小孩子玩時有一定的安全隱患。我想,只要大人注意,全程陪伴應(yīng)該不會有什么問題的。
讓孩子玩真實的生活用品,利大于弊。
首先,生活用品的材質(zhì)與形狀豐富,能滿足孩子的探索與操作欲望。孩子在撫摸、敲打、把玩的時候會產(chǎn)生各種不同的聲音和手感,能滿足孩子強烈的探索與操作欲望,促進孩子感官的發(fā)展。
其次,生活用品為孩子模仿成人提供了直接途徑。一般情況下,成人不會玩孩子的玩具,也不會在實際生活中使用。而日常生活用品就不一樣了,成人在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孩子發(fā)現(xiàn)這些用品的本領(lǐng)真大,能在媽媽的手中干這干那。況且小孩子特別喜歡模仿媽媽,于是生活用品便成了孩子手中非常有動感的玩具了。
再次,生活用品對孩子的角色意識要求低,適合孩子的發(fā)展水平。很多生活用品其實已經(jīng)被開發(fā)成玩具,例如廚房里的鍋碗瓢盆玩具、醫(yī)院的藥箱藥品和聽診器玩具等,但是這些生活用品玩具對孩子的角色意識和社會水平要求比較高,它們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想象力和角色表演意識,才能把這些玩具玩起來。所以不少孩子對日常生活用品玩具感興趣的時間很短,卻對真生活用品情有獨鐘。
把生活用品給孩子當玩具,需要父母的引導(dǎo),因為孩子的健康與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有些生活用品比較尖銳,有的不衛(wèi)生,尤其是藥品,對孩子存在安全與健康隱患。所以,父母要有選擇性地給孩子提供。讓孩子在寬松和安全的環(huán)境中把玩生活用品,并從中學(xué)到一些技能。同時,父母最好不要只做監(jiān)督者,應(yīng)積極參與進來,這可是親子互動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