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拍賣會一件中國古瓶
作者:曹喜蛙
《1945年的戀人》是一部與花房、姑娘、愛情、音樂、莊園,甚至“二戰(zhàn)”“戰(zhàn)俘營”等有關系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雖說不是“穿越”小說,但同樣貫穿著亙古不滅的人間真情、人生哲學,非常適合拍一部好萊塢愛情電影,美女、帥哥、幽蘭,鄉(xiāng)村、都市、娛樂,無所不包,無所不有,橫跨東西方文化,幾乎能打動東西方所有的男人女人。尤其,小說中提到著名的蘇富比拍賣會,提到一件可能聳動視聽的中國古瓶。
隨著中國改革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古玩文物在國際拍賣中不斷高價攀升,中國人滿世界搜羅中國古代的物件已經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了。所謂中式收藏已經是一個很熱門的新聞了,青花瓷、掐絲琺瑯、普洱茶、古琴、中國書畫、和田玉、翡翠、紅木家具等等,在一向西洋收藏占主流的拍賣、收藏界,中式收藏也有點分庭抗禮的味道了,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式收藏也會成為全球收藏家追逐的主流藏品。其實小說《1945年的戀人》,就是一部以收藏故事為線索的愛情小說。
人們之所以那么熱衷收藏古玩文物,除了保值、獲利的商業(yè)目的以外,其實更多的還是探究那一件件東西背后的傳奇故事,事實上每一件價值連城的拍品藏品都隱藏著一個個感人肺腑的人間傳奇。小說《1945年的戀人》正是從一個有幾百年歷史的沃頓莊園一次拍賣開始敘述故事的,女主人公朱麗葉是個音樂家,她的丈夫和孩子在一場車禍中去世,她離開勾起她回憶的傷心之地,回到家鄉(xiāng)英格蘭。童年生活過的莊園正在被拍賣,她在一堆舊物里找到爺爺生前的日記本。里面記錄了她爺爺參加二戰(zhàn)時在東方的一段愛情往事。雖然爺爺的愛情以悲劇收場,但她卻從中重新找到愛的力量,重獲真愛。
這部小說容易與中國人產生共鳴的還有關于蘭花的傳說,小說始終圍繞著一種傳說中的罕見花種在構思人物故事,從一開始的楔子里講述的暹羅國王子與夜蘭花的傳說,到沃頓莊園花房籍籍無名而身懷絕技的花匠的家族女人們,愛聽音樂的蘭花,鐘愛蘭花的植物學家,像蘭花一樣幽怨芬芳的女音樂家,以及暗藏在地板下的蘭花——東方情人、磨難、悲劇的隱秘世界之另一面,無不充滿著愛與哲思:也許一切都是幻象,但也許一切也都是生命中最溫暖的際遇。
蘭花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蘭花是屈原的最愛,傳說中的《幽蘭操》為孔子所作,而在這部小說中蘭花成了東西方一個共同的文化主題,標志著人類文明的一個共同追求的融合。不過小說中的“夜蘭花”,筆者沒有弄明白到底是哪一種蘭花,不知是翻譯的問題,還是其他什么問題,還是個懸念,有待植物學家的專業(yè)解釋。
小說《1945年的戀人》的作者路辛達·麗雷,出生于愛爾蘭。幼年時便已游歷各國。她還曾隨她父親到遠東旅行,對神秘的東方文化頗有好感。長大后在倫敦投身演藝事業(yè),參演過很多電影、話劇和電視劇。此后,她在多年前孔昌島上父親買下的那片土地上,建造了一所由她自己設計的房子。她對歷史文化的熱愛,不亞于她對旅行的喜愛,她尤為喜歡泰國的歷史,而泰國也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儒文化圈的一部分,作者對蘭花的鐘愛應該來自對泰國的學習。
也許是因為金融危機吧,人們又開始相信愛情了,人們對愛情又充滿了神秘的崇拜?不管怎么說,愛情乃對磨難的一種最好療治吧。2010年11月,這本書在英國甫一出版,即成為理查與朱迪讀書俱樂部推薦的書。9個月內就成為國際暢銷書,迄今已被翻譯成15種語言,在德國連續(xù)17周位列暢銷榜首位,銷量已超60萬冊。如能在中國早日出版,相信也會得到很多讀者的青睞。
(曹喜蛙,哲學家、藝術評論家,《中國紅木古典家具》《中式生活》兩份雜志副總編,中國紅木古典家具網總編輯, 著有暢銷書《和明星去旅行》《贏在互聯(lián)網》等著作。)